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_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第334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第334节 (第7/8页)

哥说:“这件事唯一的好处,就是给我提供写作素材。”三哥笑着揽住她,带她到后花园逛一逛。

    他们这回“以毒攻毒”的办法,是基于杨若兰的性格。

    杨若兰太过自我中心,她这人牵着不走打着倒退,苦口婆心地说一车的好话也没用。她大概率不能听进去,还会觉得违逆你的意思,可以越发叫你难受,越能叫人因她而痛苦,这样她就掌握主动权。

    所以在一开始,珍卿和三哥就没想劝说,还劝三表叔务必把杨若兰逼到绝境。

    经过三表叔的言行铺垫,杨若兰宕死的脑袋终于重新开机,渐渐意识到与蔡天赐结婚的后果,再有珍卿刚才的“落井下石”,还有三表叔的“绝情绝义”,杨若兰应该可以意识到,她的人生将要宕到谷底,没有任何美好前景可言。她会因为恐慌产生仇恨,绝不甘心就此与蔡结婚,拆分野鸳鸯的目的就达到,其他就看三表叔的表现了。

    既然是以毒攻毒,在被“施毒”的杨若兰心中,必定还残留着施下的毒物,以她的见识心胸,不但不会感激珍卿,可能会一直非常记恨珍卿。

    不过珍卿也不在意,她本身不是为了杨若兰,只是不忍三表叔的女儿此时身败名裂,以后不得善终,闹得三表叔半生牵挂忧心,。姑奶奶一生与人为善,也不好叫她晚年如此难捱。

    三表叔对珍卿既愧疚又感激,他说无颜再赖在杜宅里住,先跟着杨若兰一块住到宾馆。

    又过有两天功夫,三表叔疲惫憔悴地过来,说杨若兰打定主意不结婚了,已商量好送她去国外学文学,以后回国也不必再回禹州,她的婚嫁由她自己做主,不过嫁妆暂时不给她,要等她学成归来之后,拿着文凭来领取嫁妆。

    珍卿细问之下才晓得,杨若兰自己的意思,她不少同学到东洋留学,她也想去东洋跟同学一起。三表叔被她弄得不耐烦,已经不在乎她去东洋还是西洋,送她出去念书长见识就好。

    珍卿觉得送去东洋不妥,三哥也觉得不大妥当,一起劝说三表叔,宁愿多花一点钱,也不要送到东洋念书。要不然,这么自私自利的杨若兰,搞不好将来要做汉奸的。

    在国内仇视东洋的情况下,三表叔差点把女儿送东洋,在珍卿听起来很不可思议。

    但中国被许多列强收拾过,学生们留学还偏要去这些国家,不就是因为它们发达强盛吗?时下还有“西洋镀金,东洋镀银”之说,南省把留学说成是“上釉子”。

    到东洋上的釉子虽比不过西洋,好在路程近学费少,暑假年假都能回来,所以到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


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