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第267节 (第4/5页)
r> 药店的店员还没送来,吴二姐带着医药箱,还有进口的叫“靠得住”的垫子,亲自教着珍卿换下来了。 珍卿翌日请病假了。 中午,米月她们来看她,看屋里摆的一大箱“靠得住”月经垫,羡慕地说:“天呐,你家竟成箱买这个。这个一袋就三块钱,我妈最多买三袋在家。” 珍卿躺在床上,脸色还是煞白的,说话也软绵绵的。 裴俊瞩很是稀奇:“你怎么这么晚,我十四就来了。”米月也说十四,乐嫣更早,是十三岁。 熊楚行说:“十七岁不算太晚,我有个乡下亲戚,她二十一岁才来呢,结婚也晚。” 珍卿拿这民国进口卫生巾的包装袋看,惊讶地念出“kotex”,现在翻译成“靠得住”,噢吼吼,果然是个老牌子啊。 不过这时的卫生巾,背面没带着胶条,还要用别针固定在内裤上,跟后世比还是不方便。 后世卫生巾用的啥胶啊,能不能在这儿推广一下呢? 不过这“靠得住”是进口货,一袋子要三四块钱,月经时间来得长的,一袋也未必够用。寻常人家根本消耗不起,还是一种小众商品。 胖妈、金妈她们,一月工资两到三块,珍卿给她们特殊津贴,叫她们在月经带中垫草纸,她们用着草纸都心疼。其实更广大的妇女群众,月经带里填的是草木灰。 中午留小伙伴们吃饭,吃完她们赶回学校。 珍卿在家待过两天,好多亲戚朋友来看望,连谢家那边的舅妈、阿姨,也来了好几拨人。 珍卿觉得出奇,她又不是生孩子坐月子,大家来看什么西洋景儿呢。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 珍卿初潮宅家期间,食谱变得很奇怪。 她头天早上吃大枣粥、红豆膏,半前晌的时候,喝一碗乌鸡汤,中午的菜包括海带、猪肝,零嘴儿是红枣桂圆。 到晚上她能下床(?),就到楼下餐厅吃饭,珍卿看着碗里黄澄澄的猪蹄炖黄豆,这算什么经典菜色。 杜太爷一脸殷切,催她赶紧吃,说这都是补血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