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第239节 (第5/5页)
了,也不知道他的断指头怎么样。 想起来就觉得沮丧而可怖啊。 珍卿觉得很不得劲,对于一个萍水相逢的可怜人,不说下死力气去搭救,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总行吧。 谢公馆现在一团乱,她不好再去给人家添乱。 珍卿先想跟慕先生谈谈,因先生一贯是急公好义的人。 但她还没跟慕先生提及,就听见慕先生自己议论。 对于这件事,慕先生也是义愤填膺,找了有门路的朋友递话。 他的那些大人物朋友,听到他为车夫冒三求情,有一种共同的态度,说慕先生这样功成名就,这样伟大的艺术家,跟一个卖苦力的穷汉,不沾亲不带故的,何故找这一场麻烦? 慕先生只叹,当今贪官污吏横行,只会欺下媚上,为洋人当奴才,劳苦大众的身家姓命,怎么会在他们眼里? 如此,叫珍卿还有何话说? 就在这天,珍卿收到应天的来信。娟娟姐说收到大作《蔷薇》。 她说观赏这幅景物画,一看就像回到磨坊店,她一看就觉得很亲切放松。 娟娟姐说她公公和丈夫,有时晚上,也爱站在那里观赏《蔷薇》,说它能松弛疲惫的精神,很有妙用。 娟娟姐夸赞珍卿,说她很有名家风范,赞叹师妹越发出息。 她还说,有些来访客人,看到她悬在起居室的《蔷薇》画,纷纷赞不绝口,追问出自哪位名家,有人张口就要买下呢。 但她叫珍卿放心,她绝不会把小师妹的礼物,随便送给别人的。 娟娟姐在字里行间,有不掩饰的欣喜和骄傲。 李师父家人丁凋零,娟娟姐跟珍卿一样,在这年代竟然是个独生女。虽然娟娟姐亲爹才高名重,亲妈也身份贵重,她没多少亲近的娘家人,也是事实。 她肯定也把珍卿当娘家人了。 珍卿心里想,也许以后,该多给娟娟姐寄点画作,让她有更多机会显摆骄傲。 珍卿拿笔头按着下巴,看萧萧黄叶落疏窗,蓦然想起《唐多令·惜别》中的那句:何处合成愁,离人心上秋。 一到秋日,景色人事都萧条,心肺里时不常地阵阵发凉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