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第226节 (第2/5页)
。她干脆躺到沙发上,看顺着阁楼屋顶玻璃,潺潺流下去的小溪水。 当初和荀学姐一同办报,她特意问过荀学姐,她办《新女性》有意对抗当局吗? 荀学姐说,她家受了六三政变的教训,说他们父女也并非激进派,珍卿才放下心给她当合伙人。 但珍卿后知后觉,政变后社会党人见不得光,但他们其实并不没有消失。 容易传播先进思想的学校,最有斗争根基的底层劳工,还有策动后能见奇效的机关单位…… 别说是珍卿有感觉,像杜教授这种傻白甜,有时候不知不觉的谈话中,都表现出社会党魂灵犹在…… 但荀学姓和苏大姐,看着并不像社会党,更不像激进的献身派,她们热忱地投身报刊业和教育界。 可她们有时候的行迹,就是有点神神秘秘的。 珍卿想不通其实纠葛,看着眼前的字纸笔墨,想到卢君毓对她的文学批评,也觉得有一点烦恼。 其实,之前读者来信里头,也有人质疑她的男女互动,但这是微乎其微的声音,荀学姐跟她说不用在意。 她觉得男女耍花腔那点事,她没有直接经验,还没有间接经验吗?她对生活观察得也细致了。 这天晚上,杜太爷上来好几回,三哥反倒一晚上没来。不过他没上来也是对的,杜太爷可不是一盏省油的灯。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 古以锦先生和肖如山先生,都给珍卿打了电话过来,说《葫芦七子》第一部 单行本,有望在九月之前面世,现在各地预定的零售商,每天都是电话来信不断。 这倒是一个利好消息,但也有一个不算糟心的坏消息。 珍卿去年画插图的《昆虫记》,因为翻译著作权的问题,三位译者一直僵持不下,把《昆虫记》的出版计划都搞黄了。 这插画稿费都结清了,珍卿想上心也上心不起来。 萧老先生又来给珍卿上课了,雨天不愿出门的杜太爷,有时候会溜达上来,静悄悄在旁边围观一下。 不过外语他也听不懂,不过听个热闹和寂寞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