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第225节 (第3/4页)
阮小檀等表演的话剧《逃》,擅自改动了她的剧本,着重表现阿葵和表弟的爱情,弱化了小说“女性自强”的主旨。 偏偏这种套路很得人心,这次升平戏院的首演大获成功,这后面牵扯到很多人的态度,珍卿还不能随意口诛笔伐。 她打算以云之亦的笔名,写一篇含蓄点的批评,直接发在严肃点的《十字街心》上。 《新女性报》根基太浅,批评这个大受欢迎的话剧,要是引起舆论攻击,恐怕《新女性报》扛不住。 现在,《新女性报》正出到第三期,销量大了以后工作量更大。 珍卿本身是个笔杆子,自己有事就不跟大家一起忙。 而且三哥找了熟练的工人,出工钱叫他们代替珍卿帮忙。 到报社大家正干得热火朝天。 珍卿让黄大光把买的汽水,分给辛苦工作的众人。她跟裴俊瞩、熊楚行等聊了一阵,一直没看到负责的荀学姐。 裴俊瞩咕嘟灌着汽水,说女师的苏见贤大姐来了。 她是来拿《新女性报》印的防治疟疾传单,打算带回女师,叫同学们到华界各处散发。 珍卿到后院找荀学姐两人,正在准备晚饭的老妈子,看见是她热情地让进去。 穿过院子里的小道,后面有三间僻静的屋子。 这小道用不规则的砖铺成,有些砖块被雨水冲得松动了。 珍卿有时不留神踩上云,砖缝里压出一些污水,把她的袜子和皮鞋都弄脏了。 珍卿微微皱一下眉,但没有俯身去擦它。 她一边向后面房子走,一边叫“荀学姐、苏大姐”,叫了几声没有人应,近前看三间屋里都没有人。 珍卿疑惑地四下张望,见那个窄小的后门开着。 她下意识走过去钻出门,就见荀、苏二位姐姐,站在离小门五六丈外,正目送一男青年走远——走到要拐弯的地方,他还回身,向荀、苏二人笑着挥手。 珍卿看着觉得眼熟,一时间想不起是谁。 话说回来,这报馆后门外也够荒凉的。 这些平房看着略显陈旧,不说杂草丛生,但却是寂无人声;海宁近来有点水患,后面比较低洼的地方,都积着一些浑黄的水。 荀、苏二人一转身,猛见身后杵了一人,霎时间吓得心惊肉跳。 荀、苏二人相视一眼,荀学姐盈盈堆着笑,过来亲昵地挽着珍卿问: “好稀客啊,你多久没来报社,你祖父接过来了?” 珍卿答了荀学姐的话,跟苏大姐笑着点头,三个人拉着手进去。<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