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_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第208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第208节 (第3/5页)

,每月津贴有二十块钱。

    既然珍卿远在海宁求学,每月的津贴就发给杜太爷,由杜太爷以后转交给其孙女。

    玉琮奶奶掐算一下,惊奇地问儿子:

    “那珍妹妹,岂不是廪生的待遇了?”

    玉琮奶奶的哥哥曾是生员,那时候在县学里头念书,每月能得八斗廪米,一家九口人能吃一两个月,换成银子也不过四两银。

    这珍妹妹一月竟能领二十块钱。

    杜明堂颇是感慨地说:

    “从珍姑姑身上看,人但凡有本事了,一点不必在乎出身,更不必在意是男是女,有本事的人,路都是越走越宽的……”

    玉琮她娘也很赞叹,又不免忧心一件事:“珍姑姑是能耐人,可再能耐也不能传宗接代,他们将来从族里抱养,还是珍姑姑招个女婿倒插门?……”

    大家不约而同地沉默,这就不是他们能管的事情了。

    说起来杜向渊二儿子杜明堂,做上了市教育局的宣传科长,这一回还是托了珍姑姑的福呢。

    就是前面那一段时间,他替珍姑姑办了不少事,还都是跟启明学校有关的。杜明堂所在学校的教务长,晓得珍姑姑读过启明学校。

    反正询问来猜想去的,弄得市教育局王局长,晓得《我启明的先生们》的作者,是他同族的女孩子。

    今天市里县里来人嘉奖,看似场面弄得非常大,其实相比曲市长原来想弄出的声势,这个场面已经小很多了。

    因为毕竟现在盗匪猖獗、人心不古,他珍姑姑一个小妮儿,万以后再被军阀匪类,或者别有用心的人盯上,说不好就毁了人家的大好前程嘞。

    杜明堂和启明的校领导,再三跟市里领导说了这个顾虑,最后决定对于杜珍卿小姐,不在任何报刊上大肆报道,即便给了这一点嘉奖,也不向外人透露她的姓名籍贯。

    对杜太爷有点意思就行了。

    杜家庄不少族老也晓得内情,后面就叫父亲和大哥善一下后。

    总之,别叫这事妨害到珍姑姑,相信他们启明学校的领导,也会有爱护学生的觉悟。

    他就跟他爹和他大哥,说了一下这方面的意思。

    杜向渊磕磕烟袋杆,看着外头隐晦的天,说:

    “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


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