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_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第193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第193节 (第3/5页)

立一风尚之事,都令老夫心怀大慰,比什么事都快乐。

    “想必杜小姐的尊师,闻杜小姐如此成就,也会乐得坐卧不宁吧。”

    胖妈拿了两件纱衫,一件给她穿在身上,一件给她盖在腿上。

    珍卿对郑先生谦虚表示,诸位长辈为了鼓励后进,着实谬赞得太过了,她不过是小儿心性,随心所欲地涂鸦一番,受不得诸位前辈如此盛誉,云云。

    惊华书局的古以锦先生,一反沉默笑着说:

    “杜小姐太过谦虚,凡是晓得《葫芦七子》,不论是画家、书商、编辑、发行,无不对杜小姐大作赞不绝口。

    “他们称颂这《葫芦七子》,不但艺术功底深厚,而思想境界也高。

    “多少业内人士,都说想见杜小姐,都被儿童画报拦下来,免得扰了杜小姐清静。

    “今日倒是恰逢其会,肖先生带着杜教授来敝社,鄙人才晓得杜小姐,原是杜教授的女公子,原来是书香门第,积蕴氤馨了。”

    说着,古先生轻飘飘地,瞅了《宁报》的肖先生一眼。

    珍卿立刻明白,古先生故意说这番话,算是对她做的一个解释。

    如此说来,大概率是《宁报》的肖先生,晓得了《葫芦七子》作者的底细,又正好跟杜教授有交情,有心想做点连环画的生意。

    杜教授晓得此事,必是喜出望外,头脑发热,就带着这几个人来见她。

    《葫芦七子》在神州大地爆火,不但让《儿童画报》声名鹊起,还给惊华书局带来巨大利润。

    而且,他们很看好杜小姐的潜力,希望能够长久合作,是绝不愿意得罪杜小姐的。

    现在虽已解释情由,但古先生想若有机会,一宁要给杜小姐当面赔情……

    《宁报》的肖先生也有话说,他当场罗列了一大串数字,说各地有多少分销商,涌入惊华书局的招待室,求爷爷告奶奶地,请书馆给他们一些货。

    又说每一期的发货缺额是多少,还有预估的整个市场,还可以被《葫芦七子》,开辟出多少新领地。

    而与惊华书局合作的印刷厂,都有哪几家,他们每日的印量又有多少……

    在这种供不应求的情况下,一些批量生产劣质连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


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