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_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第187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第187节 (第4/5页)

/br>    世上最能改造人的地方,前三名就是监狱、军队、学校,可是这些地方,也不是想进就能进的。

    杜老太爷的都市生涯,无论怎么设想,都是难矣哉啊难矣哉。

    又过了两三天的功夫,又赶上一回周末,珍卿在主楼南边的走廊里,看厨房的帮佣们,一边干活一边侃大山。

    忽听一个女佣跑过来,压着声斜着眼睛道:“那帮收捐的人又来了!”

    珍卿听得瞠目结舌,问见识较多的金妈:“我们这样的人家,他们也敢来收捐吗?”

    胖妈觉得五小姐,问金妈而不问她,心里颇有点不称意。而金妈也有一点狐疑,没有立刻答珍卿的话。

    胖妈抢着对五小姐解释道:

    “这有什么稀奇呢?常言说阎王好见,小鬼难缠。越是不上台面的小鬼,越是犄角旮旯哪儿都有他。

    “他们好事干不来,使起坏来叫你防不住,所以,他们来也没啥稀奇的。”

    珍卿回想在睢县时,也有征粮收捐的上门,只不过每次这种人来,杜太爷都让她在房里,她还真没亲眼见识过。

    珍卿又问金妈:“在城市里,他们收捐都有什么名目呢?”

    说到城市收捐的名目,不但金妈和胖妈说,其他人也有说出好几种呢。

    比如说,有一种捐叫房捐,你走合法的流程买的房,也向政府部门交房产税等,但这巡捕房的人,就是有理由再收一遍房捐。

    有几回收捐的人来,胖妈都亲眼见过,所以,她能绘声绘色地描述收捐人的嘴脸:

    “那有二流子似的人,跟封管家说:‘你们在家饱吃安睡,贼不侵盗不抢,出门就有车子坐,天黑还有灯照亮,路面上成天洁洁净净,就有巡捕捐和交通捐、照明捐、清洁捐……”

    其他人还说,这大城市达官贵人多,收捐未必敢放肆得罪人。

    要说乡下的很多地方,稀奇古怪的捐税名目才多呢。

    比如有个叫桂嫂的女人,讲他们有一位大帅,捐税名堂多的他自己都记不得。

    活在他治下的老百姓,吃饭、养猪、住房、看戏、上厕所,甚至活不下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


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