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_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第169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第169节 (第3/4页)

姐姐哭得不得了。

    其后,施、岳两家撕撸了一两天,岳家找了流氓来填场示威,吓得施家不得不还了聘礼。

    岳家不再是施家靠山,施家其他的债主纷纷上门逼债,甚至跑到施祥生弟妹的学校捣乱,不择手段地逼着施家还钱。

    施家不得不仓皇搬家了,但只是搬到华界去了,还没有搬出海宁城。

    珍卿和杜教授,都开始针对施祥生的自杀,向各大报纸去投稿。这件事也开始引来记者的调查采访。

    荀淑卿学姐立志办报,现在已寻到建社地点了。

    这地方位于麦特林路,离培英女中比较近。

    礼拜天的时候,她们这些创社者,在租好的地方开头一次的碰头会。

    原本该有八位创社者,不过因上回招生事件,乐嫣和米月被家里下了禁令,现在来不了了。

    创社元老只剩下六人,荀学姐和珍卿,还有同班的裴俊瞩、熊楚行,算是同一个来处的。

    还有一位劝业中学的俞婉,从前是荀学姐在圣音校报的同事,一位白梅是女子师范的大姐姐。

    她们第一个议题,是最终议定报刊名。

    合伙人们各有想法,有的诗意浪漫——如“玲珑女儿”,有的直抒其意——如“妇女进步报”,还有比较飒爽的名称——《女青年》。

    提出《女青年》的熊楚行认为,此时妇女识字率很低,她们要启发唤醒的对象,就是识字的青年女性。

    而荀学姐有不同意见,她提议叫《新女性报》。

    荀学姐说,此时识字的青年女性,至少有一半人,并不关心国家大事,也不追求什么先进思想。

    她们更关心世俗的生活,比如衣服首饰、潮流时尚、八卦闲闻、新奇小说,成了亲的,就再多关注家务育儿之类。

    如果取名叫“女青年”,受众的范围就狭窄了。

    经过一番争辩和讨论,因珍卿也支持荀学姐,小报最终就叫《新女性报》了。

    接着又讨论了出版局备案,置办机器、家具、文具,牵电线、装电话、电灯,再加走流程的杂乱捐税等事。

    荀学姐说她募集的二百块钱,各种事项已花去一百多块,勉强还能敷用一段时间,但是后续的经费就没着落。这两间房子的租金,一个月就要三十块钱,所以一定要多募一些钱来备用。

    不过这《新女性报》,一时半会儿未能开刊,按原讲划还要等到八月放假,才会正式开刊。

    剩下的半个多月时间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


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