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第139节 (第2/4页)
余日间须作功课,又为求书者所累,云窗疲劳,左支右绌,日不能尽情餐饮,夜不可依时归寝。 遂告请家祖免于应酬。 家祖以女孙学有所成,光耀门楣,迎来送往,顾盼自矜,求书画者皆来则不拒。 余于是每日晨兴,于窗前诵书,大念王荆公《伤仲永》篇,翻来覆去,抑扬顿挫,十数日间不辍。 家祖因怪之曰:“何故长日念诵?此篇是否极难?” 余答曰:“千古名篇,自当常念诵,师言大有裨益。” 家祖每日踯躅窗前,思疑不解。 遂命余录《伤仲永》全篇,问于族中博学后辈,后辈询事之始末,大笑与祖父解说之。 家祖恍然有悟,默默而归,向余未有多言,其后,每拒上门求书画之人,余遂纾然大解。 家祖少入私塾启蒙,自来学问稀松,不通文理世故。闻仲永之伤,而能幡然自省,闭门拒客,吾少年时深感之矣。 望诸尊客长辈明察,余正值青春少年,为求学之要害关头,三更五更犹恐虚度,,却要应酬各界人士,无谓妨害学习之机,实在苦不堪言。 若诸亲长贵友,能体晚辈求学之迫望,遗余于悠闲书窗之光景,余诚心拜谢前辈海涵。 若不能,愚生晚辈,当尚无方之民,效仿悬榻青眼之故事,勿谓言之不预也。 …… 先讲杜太爷没啥学问,都知从仲永那里吸取教训,顺势请访客们体谅她是个学生。 而如果不体谅的话,哼哼,就别怪她没有好脸色,到时候别说,本人没有提前告知。 珍卿写完这个小品文,又用中等纸誊抄了两份,命家里的管家佣人收着。 珍卿交代他们,来客只要说是来见她,就把这个《告访客书》,交给客人们看,说五小姐在用功,不能见任何人。 吴大哥第一个不赞同,他读珍卿这个《告访客书》,觉得有点太轻狂了,恐让客人观感不好,对谢公馆名声不利。 就是陆三哥、吴二姐,无条件地支持珍卿。杜教授觉得此事大有趣,他对这种事是乐在其中的。 结果不出珍卿所料,来谢公馆的客人,多是读过书的人,都知道《伤仲永》怎么回事,读完珍卿写的“告示”,多是付之一笑,倒不强求要见五小姐。 很多人看了她这篇小文,不但没有骂她骄狂放肆,反而援为妙闻奇事,引得人们众口相传,还把这件事传扬出去了——只不过对着人的时候,不一定能对号入座罢了。 连杜教授都被众人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