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_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第123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第123节 (第3/4页)

个大慈善家,却也太过精明和自我。

    母亲很喜欢杜叔叔,也珍惜这段夫妻关系。相比之下,杜叔叔自己也不上心的女儿,在母亲那里,分量就轻得多了。

    她不会为了继女的利益,伤害她跟丈夫的和谐关系,她从来是个善于做选择的人。

    这就是他们的母亲谢如松,作为亲生的子女,有时候也觉得心生敬畏。

    第二天的各大报纸上,纷纷刊发慈善拍卖会的消息,珍卿别开生面的才艺表演,竟也占据一席之地,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。

    不过,珍卿仔细看了相关报道,上面提及她的时候,身份内容都比较含糊,只说成是“谢公馆的五小姐”“谢董事长之幼女”,没有丁点儿提到她家的狗血故事。

    珍卿不由松了一口气,肯定是三哥他们,特意帮着掩去了真姓名。

    所谓“木秀于林,风必摧之;行高于人,众必非之”。

    做人还是低调一些的好,她一个半大不小的丫头,说起来也没有多大成就,邀来盛誉着实无益。

    关于谢董事长办的拍卖会,在社会上的反响还是很大的,但也是人心难测、褒贬之一。

    有的人盛赞这拍卖会为“义商之举”,谢董事长和家人,都当为商界楷模。

    也有的人不以为然,说谢董事长故弄玄虚,沽名钓名,冷嘲热讽地揣测这拍卖会,不晓得收上来的钱,多少能到西北灾民手中,多少又进了某些人的私囊。

    而且那些唱衰和攻讦的人,于珍卿在拍卖会大展笔墨一事,也有一些阴阳怪气的评论,有一个叫《奇汇》的小报就说:

    谢董事长与某教授结为连理,又得了一个颇具才情的继女,现在不但可自诩为商人世家,亦可在门口放一张牌匾,上书四个大字“书香门第”……

    这种明褒暗贬的作派,倒还不那么刮耳刺心,更有一些揭秘派的小报,发一些耸人听闻的消息,说:

    谢公馆做的慈善拍卖会,明摆着已经跟军方政府,背地里谈好了分赃协议。

    到时候这几方贪狼饿虎,纷纷赚得囊箧大满,那遍地白骨的西北疫区,哀哀垂死的苍生黔首,还不知能否盼到一两滴救命的甘霖。

    不论坊间舆论如何发酵,谢董事长的拍卖会,第二天下午还是照常进行。

    珍卿觉得不想再去,免得被人看耍猴似的围观。

    杜教授和谢董事长有点失望,但陆三哥和吴二姐都同意,让珍卿按自己的想法来。

    第二天下午的拍卖会,珍卿捐出去的古董歙砚,竟然拍出一千二百块钱的高价,换算成后世的钱,也大概有近二十万块钱。

    按照珍卿原来的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


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