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第42节 (第3/4页)
之前有一年多的时间,从禹州睢县这个地方,一回就寄十几封信给他,算下来,平均四五天就有一封信。 可是从今年二月以来,大半年没看见睢县寄信来了。 邮差私心暗想,这谢公馆的杜教授,准是在睢县有一个相好,而今年二月里闹掰了,就一封信也不给他写了。 因此弄得这大教授好像很失意,听说没有睢县的信来,他脸色就很灰败。 杜教授回到谢公馆里,先去看他的老婆谢如松。 他老婆谢如松,怀孩子到五个月时,因检查之后,说心音弱到几乎没有,没两天就给胎儿做了引产。 这么大的月份做引产,还是很损害身体的。 谢如松虽说是新式人物,不耐烦坐月子,但也在家里休息,最近都没太出门工作。 谢如松见杜教授回来,脸上现出明朗的笑容,跟他说:“这日头毒得很,你怎么正晌午回来了?” 杜教授情绪不高,一边脱外套一边说:“我午餐吃的一些冷肉,睡起来就觉得不好,下午也没课,就回来了。” 谢如松看他脸色发白,很利落地摸摸他的额头,还着紧地问:“是不是也中暑了,你额头有些烫……” 说着,她高跟鞋噔噔地响,马上从抽屉里,拿出一支温度计,让杜教授夹在腋窝里。 一番询问诊断之后,谢如松发现丈夫确实中暑。 她走到卧室外面,给管家吩咐了一番,又把药箱找出来,拆了一些药给丈夫喂下去。 她就在丈夫旁边,不时拿湿毛巾,给他擦一擦身上、脸上的汗。 整个照顾人的程序,她做得行云流水,一丝不乱,能看出是个手脚麻利的人。 她看杜教授一边睡着,一边眉头皱得死紧,谢如松周正气派的面容上,显出一丝与相貌不合的郁色。 等到橘黄色的日光,照到他们卧室的窗外,杜教授才悠悠醒来,身上感觉轻松多了。 他见妻子坐在床边守着他,脸上也有疲惫之色,心里既觉安逸,又觉放松。 杜教授轻轻叫一声“如松”,正在想事的谢如松,就猛然醒过神来,问他感觉如何,杜教授说好多了。 两人说了一会儿闲话,谢如松忽然跟杜教授说: “志希,有一件事,我放在心里,思忖很久。——你还是把女儿接来,我把她当亲生的待,我保证,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