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农门科举奋斗日常 第162节 (第4/5页)
己当回事了,户部能者众多,缺谁不能行呢。” “非也。”成宇帝摇摇头,这几年打世家豪强,一部分老臣心腹退位,朝堂上乱糟糟,他的鬓发也有些白了,“你也知道,户部先行变革做得不错,但因叶家一事,户部也乱了,周坤虽说也是携变法走来的人,但他毕竟缺了些锐气。” “他同叶爱卿不一样,所以,还是要清远留一留。” 他边说边叹,作为一国之君,正直盛年,国内无甚灾害,身旁能臣辈出,他怀抱雄心壮志,觉得自己什么都能干成,是极少叹气的。 但最近这段时间—— “怪不得古往今来,变法都是极难的一步。”一提起,就烦到他已无心落子。 姜定修看着面前的主公,曾经年少,他和卫家兄长愿意追随当时还不曾掌权的少帝,就是因为看见他眼中的‘生民’之心,“路虽难走,但陛下已走通,古来变法之路难,但凡能推法者,无不强国。” 这话,讲到点子上了,“爱卿所言甚是!” 天子高兴,到这个点,又提到了变法,姜定修福至心头,不经意提起了叶问:“说来也巧,数年前小叶侍郎甫一中探花,我上叶家道贺,叶衡还同我说,他这儿子什么都好,就是刚直不通人情,说话不留情面,在京城行走艰难,不是为官为民的好材料。” “如今看来,叶衡相人极准,亦有看走眼的时候,小叶侍郎此情此心性,修己身。”无情无欲,又不贪,别人都抓不到错处,“推行变法,真是恰到好处。” 一点谈笑、一点戏谑的口吻,陛下便没有在意姜大人夹带的私货,也跟着感叹了一句:“小叶也是个好苗子。” 能得此句,在京中之路,也不会差了。 此事,就当是他为老敌手送上的最后一杯敬茶吧。 - 姜尚书自皇宫归家后,在家的陈延很快得到了要在户部暂留一年的消息。 这样也好,他能有更多的时间为出行做准备,比如,和刚到京城的爹娘说道说道,好好道别。 二老是真的老了,岁月并不留情,他们都是久耕之人,年少时晒了不少太阳,现在老了,皮肤上的皱纹很多,陈延内心微叹:“爹娘,我尚不知要外放去哪儿……”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