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门科举奋斗日常_农门科举奋斗日常 第157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农门科举奋斗日常 第157节 (第2/4页)

见了叶尚书好几次,九月中也召过他一次,在夸他是朝廷肱骨、良才美质后又多添了一句慧眼识人。

    ——‘清远啊,你可真是把一个好人才,送到了朕的身边。’

    同月,陈延发现程瑞多了一方来自宫内的小印。

    他为同门感到十分高兴。

    十一月,叶问也传出了好消息,由他牵头主编的书籍也正式开始雕版,他所执教的族学亦有几人十分争气,考上了童生、秀才,一时之间,叶问擅教之名,亦传遍京城。

    他要走清流之路,这样名声对他来说,也是极为重要的。

    个人事好,但清账之际,陈延敏锐发现今年的账似乎有一些些对不上。

    各州府粮库存粮再度上升,照理来说,经济良性循环,官府无须赈灾,边境未有冲突,无军费支出,国库存银应该上升才对,但今年,国库存银增长的比例比之去年,竟少得可怜。

    陈延不能武断的说,这其中有贪官污吏作祟。

    毕竟,这种清醒,如果有的话,那不是一个两个贪官的事,对此好奇,陈延便再翻了一下这些年来的税收,又惊讶地发现,朝廷税收也太少了。

    一国之营收,如此而已?

    如今恰好住在岳父家中,下值之后晚上都有时间,陈延就拿着这个疑问,去了问在官场上已有许多年经验的老狐狸姜尚书。

    姜定修有些意外陈延会来问这个,他虽然人在户部,但昔年作为天子心腹,什么地方都待过一阵,走过一阵,对此有几分了解。

    “那你觉得如何呢?”他叫陈延坐,“税收何以至此?”

    这……

    谈税,是一件大事。

    一国税收来自于许多方面,从人口到耕地、从商贾到士族,平民,都与此有关。

    按理来说,照现在的国情发展来看,朝廷走在蒸蒸日上的道路上,税怎么就没有波动呢,就是减少了一些赈灾的支出。

    陈延觉得,究其原因,有以下几点:“一是田税,因陛下鼓励读书人,凡有功名,名下皆可挂祭田,年年科举,天下有功名者年年增多……”

    许多肥田,水田的田税,就这样不见了。

    “二是人口税,我翻看了一下这几年来的人口书册……”大名对于人口普查这点还是做得不错的,“照例,卖身为奴者,人口税目小,营收便少。”

    再加上隐户难绝,又有新生小儿人口减免之策。

  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


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