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农门科举奋斗日常 第124节 (第2/5页)
发配去京郊玩shi。 大家又不是家里没饭吃,华服美婢,何至于因以六品官位争这东西? 张学士一听这理由有些哭笑不得,不过,“那陈延弄出来的东西真的有用?” 随着这个问题,姜定修不由想起了宫内天子看见青年进士所呈‘成长记录’后大喜的样子,道:“有没有用,我们说了不算,待今年秋收便知晓了。” “若成,他必不会只是一个农事司长,若不成……” 姜定修没有把话说死,但张学士自己心里也有数,若不成,一直观望着的人便会不遗余力把青年脱下来,用他作为攻歼陛下识人不清的靶子,纵然天子惜才,他此生也不可能被重用了。 “所以,人选好些。”姜尚书语气淡淡,“别辜负了这好种子。” “又重复了一遍……”张学士笑呵呵,“我看你这是起了惜才之心呐,这么关注?” 姜定修:。 还不是某人一直在他耳边吵吵嚷嚷,在下一届进士未有大成者之前,这个陈延,还是要保一保的。 - 外面的风言风语并没有影响陈延在翰林院的交接。 因为他的上司是许学士,做事一板一眼,眼里不容沙子,叫来的人也是个低调的,和陈延相处得挺好的。 随着手上的事越来越少,去新衙门的时间越来越近,陈延对这座弘文馆竟起了一些不舍。陪伴了他两年的地方,终要成为他人生的一个小节点了。 不过不舍后,便是破釜沉舟之气,新一年,新的岗,他也做出自己新的成绩来。 收拾东西走的那一天,许学士来了送陈延,他同往常一样,话并不多,交代了一些细碎小事,夸了一下陈延去年编撰的书,最后才缓缓提起近日之事。 许学士脸上的皱纹很多,每一条都写满了严肃,“陈延,我知道你胸有丘壑,你如今所办之事,正是利国利民之事。” “盖因你有这份办实事的心,有此慧,方才到了这个位置。去了新的地方,也要同在弘文馆一样,静心、笃行,切勿急躁行事。” 陈延在弘文馆内能平静上工,一直仰赖许学士的照拂,“学生谨记学士教诲!”他恭敬朝许学士躬身作揖。 … 初春的京城还带着丝丝寒意,清晨的风里夹杂着细密的雨,在翰林院、鸿胪寺登记后,陈延穿着青色的衣衫,乘着马车入皇城到了东门街,步行至了中书省农事司衙门处。 说是特别衙门,其实也就是一个依托于吏部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