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农门科举奋斗日常 第83节 (第3/4页)
> “反正就这么个意思了。”邱夫子闻言,略高兴了一会儿,“明年就要乡试了,若不出意外,你将榜上有名,有想过乡试之后的事吗?” 这,中举之后,进京赶考? “叶问也许会在中举后进京,参加来年的会试。”以期高中一甲,介时如此年轻的读书人杀入朝堂之中,叶家再传佳话。 当然,如果名次靠后,应该会压一届,毕竟叶问的天赋摆在那里。 “你呢,乡试之后,可想参加来年的会试?”邱夫子问陈延。 陈延:这就是传说中不重要的事吗? 陈延顿了顿,思考了一会儿,问邱夫子,“夫子觉得我若中举后立刻去参加此届的乡试,有可能吗?” 他没问的那么清,但邱夫子知道,陈延只在乎最终结果,不担心细枝末节,“有。” “夫子似乎不建议我去?”陈延感觉邱夫子的表情上写着拒绝。 “不错,会试录榜三百余人,你么,依照现在的水平若天佑于你,说不定可以在榜,当然也可能落榜。”邱平道:“若仅有落榜,我还是会让你去考一次,但你这极有可能落到后面,在榜,但为同进士。” 俗语有言,同进士,如夫人,真要当了同进士,以后也没有科考的机会了,“你不会甘心的。” 的确,若只在中与不中之间还好,这还有个中了但不太行,陈延思忖片刻,“那弟子还是想考下届。” 这才理智,“你要考下届,要么中举后在岳山书院天级班继续上课,亦或是跟着我再学三年。” “但这在我的眼中,都不是最好的选择。” “夫子可有建议?”在这些事上,陈延想听一听来自古人大佬的建议。 在他问出这个问题后,邱平先生问出了许久之前,他曾问过陈延三人的问题,“你这样读书举业,将来是想光耀门楣,还是守一方百姓?” 陈延:“若能为官,自然想造福一方百姓。” “善。”邱平:“陈延,观你时策、文章,夫子能看见你的想法、你的才华,这几年,你的文采也逐步上升,但你的身上还缺了一些东西。” “缺了一些真正的阅历,缺了一些基于文字上的力度,它太小了。” “天下之广博出乎你的预料。” 陈延有些明白邱平的意思了,“夫子是说,游历?” “是啊,你的‘书文’其实已经学的够好了,只是缺一些文气,诗作亦然,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,走出江南,边看边想,才是突破之道。” 游历。 这件事只在陈延的脑海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