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农门科举奋斗日常 第45节 (第3/5页)
府会涌来上千名秀才,他们有的来自于江南府本府属下的县衙村镇,有的是隔壁省秀才慕名前来。 人员的聚集催生出了多种多样的产业链,卖书的、卖小卷子的、卖吃食和提供住宿的,最近都能赚得盆满钵满。 陈延父母本也想来分一杯羹,奈何这边的摊点也不是随便就能来的,得提前申请,他们不晓得这一茬,便错过了。 招考这天,陈延看着长长长长的队伍,总算是明白了这岳山书院为何要选在这么个城边偏僻的小山上了,无他,要是在内城,这么多人容易引发骚乱了。 考试场面简直堪比府试,站在人群之中,前不见头,后不见尾,上山的台阶上都全部是面含希冀的举子们。 因为岳山书院不招超过二十二岁的秀才,所以本条队伍十分年轻,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就意味着叽叽喳喳,陈延在人群里边往前走边听着大家花大价钱买来的八卦。 例如,某位夫子生平最爱咏梅诗;亦或是岳山书院住宿四人一间不许带书童很麻烦;岳山书院里的饭很难吃。 据那些夫子所言:吃饭难吃也算是苦其心志当中的一种。 后头一个举子大抵是有认识的人在书院里读书,立刻加了一句:我看未必,我家中有一兄说最早夫子与学生是一起吃的,后来夫子们单独有了个小食肆。 “可见是夫子们自己也吃不进!” “那么难吃为何不换?” “这倒是不知道了,想这么多干什么,还没考上呢,我爹娘说我若是考中了,日日送饭来都不嫌我麻烦。” 在各种各样的传言里排队,队伍倒是走得挺快。 排上了楼梯之前,前面排队的速度就变快了许多。 约莫两盏茶的时间,陈延就进入了岳山书院。 岳山书院的考试也分上下两场,上场直接考时策,下场则考一些基础的四书五经墨义经贴和诗贴算学题。 上场的考试地点是露天的,巨大的前院横竖摆了五六百张桌子,陈延依着座号找到了写有自己名字字条的桌子,很快,大家便井然有序地坐了下来。 约莫上午九点,岳山书院的钟声响起,场上很快寂静了下来,接着,便有穿着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