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门科举奋斗日常_农门科举奋斗日常 第42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农门科举奋斗日常 第42节 (第3/5页)

何不请个人呢?”

    “请人?”李银花一怔,她还从来没想过这一遭。

    请人有两种请法,一种是写信回川安县,让宗族里的长辈掌眼,请一两个干活利落的小伙子来帮衬家里的生意。

    好处是请的人知根知底,坏处是川安县到处都是豆腐方子,若是来人见卖豆羹挣钱,回去说漏了嘴,保不齐一群人南上卖豆羹。

    二是直接在小市集里找一户人,把豆羹方子给出去,卖一个高价,准许那摊主按月还款。好处是一锤子拿到了钱,也不亏。

    李银花就提了一句万一按月有人赖账咋办啊。

    陈延放下手中的书,“所以这就要我们甄别了。”选一个人品好有顾忌的,会被功名震一震不赖账的人就好了。

    陈家三人觉得这个法子大有可为,但方子是陈家众人共有的,于是,陈延便再去了一封信,除问候新年外,还多加了关于本次卖配方的事。

    …

    川安县。

    今年陈家人还是照常去甘田村过年守岁,少了陈延,家里独有陈安和虎头两个男孩子,虎头年纪小,爱折腾,在小院里跑来跑去,像是完全不会累一样。

    陈安看着他,就感觉看见了小时候的自己。

    听娘说,他小时候也这么喜欢闹。

    年夜饭依旧丰盛,吃饱喝足,大家在烛光里守岁,然后贴门联,有小辈相伴,老陈头和陈阿婆很是开心。

    陈安看见爷爷奶奶这开心样,心里很不是滋味,让娘问他们要不要一起跟着去县里。

    爷奶拒绝了。

    老陈头摇头:“这甘田村就是我和你娘的根了,我知道你们记挂我,放心,这村里现在哪有人过的比我们两个舒心呐。”

    不管走到哪里都有人恭维、夸赞,说老陈头眼光独到,一直供两个孙子读书,现在有所成就。

    陈阿婆现在也是阿婆圈子里的红人,日夜被捧,开心得很。

    “你们只管在县里好好的,自己注意些,别让壮哥儿太劳神就行。”

    大伯娘最终还是没能说服爷奶。

    陈安有点遗憾,不过还是放下了,他以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


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