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番外篇交接(为白银盟主公子WV加更) (第6/8页)
次日。 李长宜从榻上醒来,便听刘姄取笑道:“殿下昨日喝了多少?竟是让人扶到门边,还真是一年就要醉一次不成?” “今年有进步,喝了五杯。” “在外醉倒了就是不行。”刘姄脸色一沉,道:“万一出了事怎好?” “无妨。”李长宜低声自语道:“我若连在他面前醉倒都不敢,往后岂敢将西南屏藩交给高家?” “我看啊,殿下就是逞能。” “我看人的眼光该是准的。” “所以呢?” 李长宜起身道:“我打算写封奏章,请征缅甸。” ~~ 建统十九年的春天,因李长宜的一封奏章,举朝哗然。 李长靖、张弘略立即拉拢了一批反对征缅的臣子,打压太子在朝中的势力。 有的官员认为朝廷连年征战并无国力征缅;有的则认为缅甸并不值得征伐……虽说无心,皆指出了太子在这一事上的错误。 而有的官员则是直言“太子因高家的关系而失去了理智的判断”。 于是,不仅是太子,高家也受到了连番弹劾,众官员皆知高长寿难以对付,矛头纷纷指向高安庆。 随着舆论愈演愈烈,对太子的威信已产生了颇严重的影响。 这是李长靖平生中最接近夺嫡希望的一次。 然而,随着一封消息传到京城,这一切舆论也就戛然而止了。 “缅甸国趁云南王不在,出兵四万、战象八百,攻大唐盈江、金齿、勐班诸地!” “……” 谁也没有想到,首先发动战事的,竟是那缅甸国。 朝中对太子的攻击顿时停止。 李长靖接受不了自己被权力蒙了眼以至于遭到这种弹丸小国的羞辱。 是夜他喝得大醉,末了,在城中积水潭边的白云楼挥毫题诗,成了这年京城最大的逸闻。 其后数年间,提起二皇子,不少人都能想到那句诗。 “我有乾坤千古业,岂因浅底困蛟龙?” ~~ 三月末,云南消息再度传来。 “捷报!大理路安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