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123章 大朝会 (第1/5页)
临安城的布局是“南宫北市”,宫城缩在南面的凤凰山麓。 这个位置作为寺庙极合适,作为宫城却有些不伦不类。 也许是宋高宗觉得,如此被西湖、凤凰山、钱塘江包围起来,观感上更为安全。虽然以整个临安地区的地势而论,这里几乎无险可守,只适合敌方展开兵力,若遭进攻,很难守住。 但总之,宫城就是建在山脚下了。 局促是肯定的,大庆殿便须“因事揭名”。 正朔庆典,用“大庆殿”的牌匾;进士唱名,用“集英殿”牌匾;祀神祭天,用“明堂殿”牌匾;庆贺寿诞,用“紫宸殿”牌匾;重大朝会,用“文德殿”牌匾。 总之是一殿多用,十分简朴。 这日三更时分,许多人起身向宫城而去。 谢方叔知道“文德殿”的牌匾已经换上了。 这些年官家渐渐怠于政务,大朝会一月不过三五次,常朝多设在垂拱殿,今日要在文德殿开大朝会,必是要让愈演愈烈的朝争有个结果。 官家忌惮出现史弥远那样的权相,希望宰执们互相牵制,这不假;但自从“阎马丁当,国势将亡”八字一出,朝争被摆在明面上,每日里都是群臣相互攻讦,又有阎贵妃、内侍们日日哭诉,官家已经烦透了。 该造势的也造好了,谢方叔料到官家的耐心已经耗尽。 “阿郎,该上朝了。” “走吧。”谢方叔起身,整理好衣冠。 才走到前院,却见徐鹤行快步赶来。 “左相。” “边走边说吧。”谢方叔道。 他又看了徐鹤行一眼,叹惜道:“两夜没睡了?” “劳左相记挂,鹤行还熬得住。是查到了几件要事,特赶来禀报。”徐鹤行语速很快,又道:“李瑕恐在丁大全手上。” 谢方叔脚步依然沉稳,道:“无妨。” “可是……” “事已至此,再做什么都晚了。”谢方叔缓缓道:“老夫既然通缉李瑕,便是有确凿证据断定他潜通蒙古。”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