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四百五十一章 达则兼济天下的快乐 (第2/5页)
> 这种乐趣,不是可怜的、有限的、自私的乐趣,徐有贞的心里满足,属于靖安千千万万所有的人。 靖安省所有人的笑容,就是他的幸福。 景泰安民渠修好之后,会悄然无声的存在下去,天长地久,一直会发挥着它的作用,即便是人们已经忘记了到底谁修的这条河,但是这条河依旧在。 滋润着大地,滋润着所有百姓。 他接手的河套地区是被渠家人纵火、烧杀抢掠,失去了秩序,末等秩、冬至日的河套地区,在他手中,河套这片古老的大地,再次焕发了生机。 徐有贞有时候会害怕,怕哪天早上,因为朝中出现了什么异动,缇骑突然赶至朔方府,将他的人头取下。 惜命是一方面,另一方面,他在河套的活儿还没干完。 好在朝廷虽然发生了很多不愉快,但是陛下似乎忘记了他这个稽戾王铁杆党羽,让他安心在河套治水。 徐有贞擅长理政,但是他不擅长政斗,在政斗这件事上,和胡濙这种老狐狸相比,他差了两个于少保。 他在百忙之中,抽空见了一下来自大秦国的使臣。 他没有穿朝服,更没有穿官服,而是穿的常服,一个夹袄,一个棉裤,一双普通的棉鞋,颇为破败。 因为他见完了两个使臣,就要去靖虏府段的黄河,视察黄河结冰情况。 之后要去胜州厂见总办蒯祥,安排今冬的煤炭供应问题,走西口的百姓安置问题,以及处理鞑靼投效的人。 天气,越来越冷了,黄河结冰比去年早了三天,这三天时间,让徐有贞忧心忡忡。 别看只有三天的时间,这代表天象有异。 不种地的时候,徐有贞不明白,为什么历代会对历法那十天半个月,甚至一天的时间斤斤计较。 但是自从在张秋治水之后,他就发现,一天,就代表着百姓一年的利润。 这个解释起来,并不复杂。 种地并不是一个回报很丰厚的事儿,无论是夏收还是秋收,都是抢收。 一旦天象有变,夏收大雨,秋收霜降,晚收一天,一年就白忙活了。 粮食烂在地里,是什么感觉? 徐有贞经历了一次,那种感觉就是揪心。 就如同有个人把他的心攥住,用力的攥了一下! 如果历法不准确,会导致这种天灾变成人祸,亿兆百姓种地,却是一年的收成利润全无,如何不揪心? 好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