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四百四十四章 这真是,是可忍孰不可忍! (第3/5页)
平。 搁以前胡濙要猜上意,猜出来的时候,朝中党争已经起来了。 但是现在,胡濙干脆直接问了。 朱祁钰思考良久说道:"依旧为南北中三榜,按宣德年间旧制即是,分卷亦同理。" 胡濙俯首说道:"永乐十三年二月,三百四十九名进士之中,只有二十一人为北榜。" "永乐十九年三月会试,山西、陕西有四百举人入京参考,无一人中榜。" "永乐二十二年二月,河南近五百举人入京,只有一人中进士。" 朱祁钰忽然开口问道:"那朕要是说,废南北榜呢?你待如何?" 胡濙知道陛下在问什么,关于南北是否分榜,陛下已经给出了极为明确的指导意见,没什么疑惑的地方,礼部可以开始洗地了。 胡濙停顿了片刻说道:"那也有的说,永乐十九年迁都之后,会试北衙中进士六十余人,几乎与南衙相当,永乐二十二年不分南北榜,南北榜人数相同。" 朱祁钰点头,果然是一如既往专业的胡濙,洗地的角度极为清奇。 在迁都之后,不分南北榜,人数相同,是革除南北榜的重要依据。 胡濙看陛下还不满意才感慨的说道:"陛下,东阁大学士、文渊阁大学士陈循、**的儿子参加科举,都算在了北榜。" 胡濙说的是京师的虹吸现象,永乐年间,京师国子监有近九千人,这些学子考中举人都算是北榜之人,但是国子监太学生,几乎来自****。 朱祁钰忽然灵光一闪的问道:"那要是朕既不说废南北榜,也不说不废南北榜,左右横跳,胡尚书,该当如何?" 胡濙一愣,随即笑了起来,整个讲武堂聚贤阁充满了欢乐的空气。 胡濙无奈的说道:"若是陛下不说,臣自然也是左右横跳,哪边的风力大,就倒向哪边,臣诚无德也。" 朱祁钰继续追问道:"那胡尚书自己以为应当如何呢?废和不废,胡尚书站在哪一边呢?" 胡濙长揖俯首说道:"自然是不废。" 朱祁钰喝了口茶,这个胡濙果然是个老狐狸,若是朱祁钰说废南北榜,胡濙此时必然会说:「自然是废」。 这就是胡濙的诚无德。 "败则怀恨在心,胜则反攻倒算,胡尚书总是站在胜的那一方,果然是大明朝堂的**树。"朱祁钰笑着说道。 "但是朕总觉的这件事不是这么简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