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四十一章 一个悲痛的消息和一份谢礼 (第2/6页)
br> 也先虽然对佛学不感兴趣,但是还是带他到了和林,西进的时候,也把他带上了。 "王资政。"杨禅师赶忙行礼。 好死不如赖活着,他一直在求活,他当初带了不少弟子,到现在,他身边只有两个弟子了。 王复和杨禅师沟通了一番,在撒马尔罕宣扬佛法的想法。 王复笑着说道:"杨禅师竭力施为便是,自然有大军为杨禅师做依仗,不用担心。" 杨禅师不是徒有虚表,而是真的很懂佛法,他能够混到朱祁镇的身边,做大明国师,那是上下嘴皮一碰,就是禅机。 "好。"杨禅师没跟王复说禅机,王复是交代事情,而不是商量,这是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。 在贰臣贼子的这个圈子里,混的最好的便是王复,其次是王悦,然后是赛因不花,之后是韩政,再然后才是他杨禅师。 现在王复位高权重,杨禅师不好怠慢,而且能够宣扬佛法,他求之不得。 至于如何宣扬,那就是他杨禅师的能力了。 最先感化的的就应该是懂突厥语通译,然后是依旧十分活跃的鞑靼人,他们是撒马尔罕的上层建筑,然后在通过他们的影响力,扩大佛法的影响力。 杨禅师走后,王复拿起了那封大秦国过来的国书,思考了许久。 首先大秦国,也就是罗马帝国的皇帝,对大明远征军表示了感谢,而且不是口头感谢,是有谢礼的。 这也是王悦隐瞒也先的原因,这份谢礼是给大明皇帝的,怎么可以让也先截胡? 有一种名叫西征的恐惧,深深的烙印在在泰西、极西和樛西,西域所有人的心头。 当初蒙古人的三次西征,给西域的所有人都打上了东方人不可战胜的标签。 而也先的这次西征在撒马尔罕首战告捷,以摧枯拉朽的胜利,再次唤起了西域所有人心中的恐惧。 要让西域人搞清***和瓦剌之间的恩怨情仇,就像是理清楚泰西(欧洲)王室的家谱一样的困难。 当瓦剌人在撒马尔罕获胜之后,围困君士坦丁堡的奥斯曼军队,也停下了进攻的步伐。 他们得知道此时瓦剌人到底什么态度,会不会联合帖木儿王国一起攻打他们奥斯曼王国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