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四百三十七章 一个名叫《管子集校》的书 (第4/5页)
兴安抱着那本大部头的《管子集校》走出聚贤阁的时候,烈日当空,他满是笑意的奔着三经厂而去。 左鼎、练纲、新的水力钟、摆钟都送去了南衙,邸报顺着大明的驿站向着四面八方而去。 最先收到的自然是李宾言和李贤。 李贤已经回了南衙,他见到了左鼎和练纲,这两位风尘仆仆。 李贤设宴招待了他们二人。 李贤倒了杯酒笑着说道:"以后咱们同在南衙为官,共饮此杯,同为天涯零落人啊。" 李贤是有重任在身,自然不能回朝,左鼎和练纲则是被外任,性质完全不同。 但是李贤的话,却把大家说成了一个战壕里的战友。 李贤在南衙僭朝为官总是骂骂咧咧,不是李贤不懂说话的艺术,实在是当时他说不出什么好听话来。 在李贤的视角里,左鼎二人,就是在北衙不太听话,陛下把他们扔到南衙来历练了。 酒过三巡,菜过五味,气氛变得活络起来。 "没记错的话,左御史应该和王尚书是同乡。"李贤给左鼎倒了杯酒,似乎是不在意的说道。 左鼎点头说道:"我们都是吉安府之人。" 李贤满是笑意的说道:"我记得杨士奇、解缙,好像也是吉安府的人?" 左鼎不明所以的说道:"的确如此,我们都是同乡。" 李贤满是惊讶的说道:"吉安府真的是人杰地灵,钟灵毓秀、鸾翔凤集、人才荟萃,如此多的名臣出自吉安府,果然是好地方。" 无论什么场合,夸赞对方的家乡,总是没错的,容易拉近彼此的气氛。 李贤端起了酒杯说道:"来,来,共饮此杯。" 他放下了酒杯,抖了抖袖子,拿出了一份名单说道:"左御史初来乍到,我李某也没什么好送的,就送左御史一份功劳。" "南畿两省两府、浙江等赃吏两百余人,都在这里了,李某整理许久了,送于二位。" 李贤推出去了一份名单,这份名单,本身应该是李贤、李宾言、魏国公徐承宗三人****,因为这名单之上,官吏两百余名,反对的声浪肯定很大。 李贤就是要逼他们背叛他们的阶级和宗族,这份名单上,最开头的就是十几个吉安府的举人和进士。 李贤在南衙有大事要做,他哪里有功夫和左鼎练纲磨嘴皮子? 他可不会管左鼎、练纲是不是浪得虚名,他的意思很明确,管你什么立场,管你屁股坐在哪里,要么干,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