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四百三十一章 以泰安宫为准的标准时 (第2/6页)
,兀鲁伯把自己的兵权悉数交给了儿子掌管,自己始终没有停下研究天文学。 正统十四年,兀鲁伯提前了四百年的时光,精确的测定了地轴倾斜角度,以此推算出了岁差。 元时郭守敬,为什么会被叫做神仙?因为他制作的授时历,其实就是大明的大统历。 授时历一直用了三百多年,直到崇祯年间才被**启等人修改。 正统十三年的时候,日食整整推迟了一天的时间,授时历已经不再精准了。 兀鲁伯的六分仪,建十丈高的目的,不是为了穷尽民力,大兴土木,他是为了精准,朱祁钰即便是远隔万里,也感受到了兀鲁伯对天文和数学的热爱。 一旦钦天监可以确定七十七年二分点移动一度是更加精准的岁差,那么就可以证明,兀鲁伯的地轴倾斜的角度六十六度是正确的。 那么地球是个球,并且是个倾斜的球,也就可以证明了。 郭守敬通过计算其实已经确定了地球是个球,兀鲁伯补足了倾斜角度给地球是个球增加了更多的证据。 这样一来,李宾言想去天边看看,看看能不能绕回来,就不是问题了。 六分仪本就是航海利器,如何确定自己在海上的位置,利用六分仪便可以解决。 正午太阳高度角、太阳直射点的纬度、观测者的纬度,这三个量,只要知道其中任意两个,就可以求出第三个。 如果测量的是北极星,那就更方便了。 北极星的高度角,就可以直接看做是当地的纬度,连天文历都不用查。 确定维度之后,如何在海上确定经度呢? 很简单,带一块出发地的精确计时的表,就可以确定自己的经度。 每十二个时辰是一天,地球自传一周,每个时辰转过30°,每一刻为3.75°。 那么,只需要知道两地之间的时差,就可以知道两地的经度差。 如何确定时差? 太阳正中时候,看一下时间便可以了。 这一计算手段在元朝的时候就已经非常熟练了,比如耶律楚材在《庚午元历》中就说:「以寻斯干城为准,置相去地里。以四千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