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四百一十六章 中亚优秀的匹配机制 (第5/5页)
北镇抚司的行动,对这**商进行查补,三次查补确定无误之后,这些人会再押解至南衙斩首示众。 在这段查补的时间里,朱祁钰在北衙都感受到了来自南衙的风力。 因为朱祁钰作为大明皇帝收到了一封万言书。 万言书,一共万字有余,这封由南衙多家诗社共计一千三百余士子共同上奏的奏疏,放到了朱祁钰的面前。 万言书,北宋时候,王安石有矫世变俗之志.於是上万言书,开始变法。 但是朱祁钰收到的这封万言书,就有点值得让人玩味了。 这些奸商被塑造成为了「激于义而死」,对奸商郡望的善举进行了高度评价,肯定了他们存在的意义和功绩。 “兴安,你看看这万言书。”朱祁钰将手中厚重的奏疏掂量了下。 兴安无奈的说道:“陛下,臣不读书,看不懂,让臣说,就是看它作甚,开篇就是错的,陛下还把它看完了。” “这些奸商被抓了是事情的现象,可是他们只口不提这些家伙被抓的问题,更不提被捕的原因,别说陛下实事求是了。” “现象、问题、原因、方案,是陛下提出的实事求是。” “察类、求故、明理、寻道,是胡尚书给陛下实事求是的翻译。” “这帮人连察类都算不得,就开始胡搅蛮缠了,这万言书,万字,要是臣,臣看都不看,陛下还浪费时间,从头看到了尾。” 作为大明的礼部尚书,当陛下提出了从四个方面实事求是的时候,胡濙立刻开始了他的翻译工作。 朱祁钰在和李贤交流南衙问题时,就已经用过了。 陛下说的实事求是听不懂是吧,胡尚书的翻译听得懂吗? 兴安依旧有些不满的说道:“臣不读书,《邓析子·无厚篇》曰:谈辩者别殊类使不相害,序异端使不相乱,他们这是诡辩,不知类,不察类,《墨子·非儒下》曰:无故从有故。他们有故?” “不察类,无故,如何明理?” 朱祁钰疑惑的说道:“谁?” “墨子啊。”兴安回答道。 “不是,朕问的前一个。”朱祁钰奇怪的问道。 兴安想了想说道:“邓析子啊,先秦诸子百家之一。” 朱祁钰笑着说道:“那你还说你不读书。” “臣肚子里这点墨水,哪里能跟这群笔正诗豪相媲美。”兴安挠头说道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