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四百一十二章 万里追魂索命 (第6/6页)
松江市舶司,收到了陛下的份子钱… 数量很多,高达十枚银币,能买一千斤猪肉了,还有一枚银制的长命锁,这个东西是御制制式,又命朱索。 上面有平平安安四个字,还挂着五个小铃铛,颇为精巧。 最主要的还有一份陛下的亲笔敕谕,只有短短的八个字,喜得贵子,平安久长。 这份亲笔诏书,就不是多少斤的猪肉能去衡量了。 玉娘刚刚哄睡了孩子,拿着那长命锁笑着说道:“玠儿会抓东西了,拿着那长命锁,可劲儿的乐,可高兴了。” “对了,我去见过周府的那个姑娘了,她人蛮好的。” 刘玉娘说起了周济的女儿,最近李贤报备继室,报的是刘玉娘。 周济是安庆府的知府,素有贤明,李贤因为国事挨骂,因为家事还被人指指点点,周济感谢李贤的救命之恩,就决定把女儿嫁过来解围。 但是李贤自始至终都没同意。 李贤听闻刘玉娘如此说辞,摇头说道:“你见她干嘛?陛下给孩子赐了一枚长命锁、份子钱还有这八个字,我自己的家事,他们还能管得住?” “爱怎么说怎么说呗,虱子多了不痒,我怕他们说?” 在明中期的风气里,别说像头皮痒、水太凉的钱谦益娶柳如是那样的娼妓过门,就是刘玉娘这等养家民籍,出身烟花世界的女子,娶了去,说出去都是让人耻笑的事儿。 李贤要立刘玉娘为继室,连刘玉娘都不愿意她的官人为难,便去见了周济的女儿。 “何必呢,玉娘不在乎。”刘玉娘摇头说道,她不在乎这些,现在孩子有了。 刘玉娘更希望自己的夫君能够轻松一些,国事被骂也就算了,家事还要被人说,玉娘不希望她的夫君为难。 李贤突然大声的说道:“我在乎。” 被人骂的滋味儿并不好受,李贤当然懂娶了周济的女儿,这种家事被人指点的风力,立刻就会消失。 “官人…”玉娘笑着说道:“官人有这份心,玉娘就很知足了。” 李贤摇头说道:“不,他们就是借着这个事,逼我跪下罢了,我偏不跪,陛下说的对,妥协只有零次和无数次。”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