朕就是亡国之君_第三百九十七章 瓦剌西进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三百九十七章 瓦剌西进 (第3/5页)

无论是怕,还是不怕,我们都到地方了。”

    “难道像空谈之辈那般,整日里把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挂在嘴边,却是空谈谬论,不做一事,坐而论道吗?”

    “明明德至精至一,然亦未尝离却事物,方为入世之道。”

    吊书袋的罗炳忠。

    明明德至精至一,乃是朱熹在注解《大学章句》中的一句话:「言明明德新民,皆当止于至善之地而不迁。盖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极,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。」

    明明德,乃是儒家三纲之一,谓曰:明明德、亲民、止于至善。

    明明德的意思是,彰显善良光明的德行。

    朱熹的注解意思是,有了方向之后,到达了至精至一的地步之后,就不要动了,就会明白天理,没有一点私欲了。

    断私欲,是慎独学问的核心内容。

    心学讲究什么?

    心学讲究的是:然亦未尝离却事物。

    脱离事物讲明明德就是瞎扯淡,这是心学的核心理念。

    心学和理学,都是儒家,都讲明明德,但是这个讲法又有不同。

    心学讲究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,甭管处于什么心态,是否处于至善的境界,那都先走出去之后,再谈道理。

    朱瞻墡叹息的说道:“你这么懂,你为什么没考中进士?”

    罗炳忠摇头说道:“殿下,臣穷啊。”

    “考了一次不中,家里供养不起了。”

    考举人能中已经是天幸了,罗炳忠考进士,考了一次没发挥好,就没钱再考进士了。

    “你现在不是有钱了吗?”朱瞻墡乐呵呵的说道:“孤赐你那么多银钱,在京考一个进士出身,不比现在前途更广?”

    罗炳忠停顿了下说道:“这不是顾不上吗?”

    朱瞻墡想了许久说道:“这不是国家取士的道理,孤会禀明圣上,前来贵州蛮荒大山开辟举子,若有功,应特赐恩科。”

    罗炳忠却是不以为意的说道:“谢谢您嘞。”

    “你不信孤会上奏?”朱瞻墡感觉到了罗炳忠的敷衍。

    罗炳忠眉头紧皱,最终没有说话,他倒是想捞进士出身,只是科举之事,乃国朝大事,真的这般做,朝堂又得吵起来。

    罗炳忠想了半天,却是眉头舒展,笑着说道:“无碍,殿下写不写是殿下的事儿,陛下给不给是陛下的事儿,食大明禄,忠大明事,臣去六枝了。”

    朱瞻墡一愣,探着身子问道:“这么晚了还要去?”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


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