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三百八十四章 陛下,臣请清田厘丁! (第1/6页)
“陛下。”金濂长揖,俯首说道:“臣有本上奏。” “不用奏了,朕知道你要说什么。”朱祁钰笑着说道:“盐铁会议再议就是。” “这次的治河之事,朕出七成。” 金濂立刻眼睛一亮,但是五百万的三成也是一百五十万了,不是个小数目,但是治河之事,并非一朝一夕,仔细核算,应当无碍。 “这得感谢南直隶的势要和商贾啊,他们不仅赞助了这次的平叛之战,也赞助了大明治河之事,朕甚是欣慰。”朱祁钰感慨的说道。 就像是渠家和孔府支持了大明平定河套之战一样,此次南下,叛军搜刮了一部分,朱祁钰又在南京两次对势要商贾出手,平定叛乱和治理黄河的钱,也都有了。 噶韭菜,当然是要奔着又高又壮的韭菜噶,割百姓,捞不到多少油水,还惹一身骚。 “陛下圣明。”金濂回到了自己的位置。 这段奏对不需要翻译,朝臣们都明白,陛下治河出七成的意思,就是先堵住金濂炮轰陛下吃独食的嘴。 慎独的学问,被人奉若瑰宝,但是在当下的大明却不是很合适。 泰安宫和户部的灯盏里灯芯,只有一枚,但是遇到了国家大事,该出钱的时候,户部都奔着五百万去了,皇帝自然也不能落后。 这美名不能都让朝廷官员拿走了,皇帝也得有美名才是。 毕竟修完了河也要立碑著传,名声大家都可以分一分。 皇帝拿七成,朝廷拿两成,剩下一成,则是归石璞个人所有。 这个透明人一样的工部尚书,居然要去修黄河,修好了自然是美名天下扬,治不好,那是要遗臭万年的。 石璞继续说道:“其三,则是山西等地开采煤田,抑制煤价,防止靖安三府、甘肃等地大肆砍伐树木。” “《庄子》曰:川竭而谷虚,丘夷而渊实。” “凡大河、漳水、滹沱、涿水、桑乾之类,悉是浊流,其泥岁东流,皆为大陆之土,此理必然。” “皆因柴贱煤贵,若是柴贵煤贱,则民不伐则川固,绅不烧则丘茂。” “此为三法,束水冲沙、黄河故道、固川茂丘,其三者相辅相成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