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三百七十八章 时代,变了 (第5/5页)
/br> 播州杨氏想做播国公,而且是有封地的那种播国公。 元朝的时候,内政一塌糊涂,连税收都是假手于人,对这种事本就不在意。 那时候的播州,几乎囊括了整个贵州和部分重庆地区,等到了大明的时候,播州的地域是历朝历代最小的地方。 播州杨氏不服,挑唆众人跟着王骥谋反,今日被抓,咎由自取。 杨俊也不听他们申辩,直接让人压上了囚车,送回京师,斩首示众。 播州之战,就此结束。 在大明的火炮下,已经落后于时代的山城体系,更像是把自己圈起来当靶子,炸了一个月多余,最终被瓮中捉鳖。 “杨都督!”吴宁在点检缴获的时候,兴奋至极的说道:“这里,这里有煤山!” 杨俊浑然不在意的说道:“煤山又不稀奇,你兴奋个啥!” 当他走过去的时候,瞪大了眼睛,看着吴宁不停的说道:“发财了,发财了!” 贵州这地方有一处巨大的煤矿,就在水东宋家的手中,这大煤窑,却是朝廷鲜有耳闻。 南方湿气极重,而且四季常青,这乌江整个流域冬日不会霜冻,柴薪是个难题。 但是这里有煤矿,那就没问题了。 大煤矿的存在对开发贵州的意义,举足轻重! 杨俊看着手中的那些亮闪闪的煤块,根据这些土酋的交待,这煤山极大,而且都是露天煤,极容易采挖。 杨俊连连感慨的说道:“滇铜、贵煤,这样一来,铜料炼成铜,再泛舟南下,送到大明各地。啧啧。” 大明对贵州和云南的兴趣不是很大,尤其是在宣德年末,正统年初,逐渐停罢了云南采铜之事。 具体原因已经不可考究了,黔国公府也是不知详情,只知道宣德十年敕谕到了,这滇铜就停止了采挖,正统年间就彻底严查,不得采挖。 大明自洪武年间废除了官冶所之后,在云南的官冶所也早就被停办,多数听民自采,每百斤铜在云南不到三两银子官买,但是到了湖广则就六两到七两银子了。 现在有煤矿有铜矿,大明铸钱之事,便不再是难事了。 杨俊将自己的战果和发现,写成了奏疏送往了京师。 朱祁钰用了二十天左右的时间,回到了他忠诚的顺天府。 到了朝阳门时,看到了跪在门前的襄王朱瞻墡。 “拜见陛下,陛下万岁!”襄王朱瞻墡终于看到了陛下的辂车,眼眶湿润。 陛下总算是回来了!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