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三百七十五章 四万里水路 (第4/6页)
“想来,没有苗寨的地形比海龙屯更加险峻了吧。” 恩威并重,是陛下登基之后始终如一的执政方式,大军也是如此,威以武彰,恩以文显。 在冉思娘坐上船南下乌江至重庆府,然后顺长江而下前往南京的时候,四勇团营的进攻开始了。 这一次的进攻,如同狂风暴雨一样,比杨俊设想的速度更快,前两道看似固若金汤的防线,在大明兵锋之下,如同一张纸一般,迅速崩解。 杨俊的战术很简单,每一路都是集结又是兵力以点破面,由点及面,迅速瓦解敌人的防线,先大水漫灌,然后在攻克难点,这种推进,让土酋杨爱等人,不得不收缩防线,龟缩在龙岩山之上,不得寸进。 这种强大的武力,立刻让那些墙头草的山寨,望风而倒,不再生事。 只有死硬分子,还在向龙岩山挺近。 为期两个月的围点打援开始了。 围三缺一,大明军并没有封死土司土酋们下山请援的路,他们可以随时请援,大军来者不拒,照单全收。 由长江顺水而下,在三月春光烂漫的时候,朱祁钰收到了来自杨俊的奏疏,当然还有冉思娘。 对于冉思娘,朱祁钰也很头疼。 朱祁钰安置冉思娘在了南湖别苑之后,宣见了于谦,讨论贵州平叛之事。 他对大军的进展速度非常的惊讶,本以为要打几个月的南下平叛,湖广、贵州的残存叛军,如同秋风扫落叶,就剩下了最后一个抵抗之地,海龙屯。 他满是笑意的说道:“我军进展神速,到贵州仅仅用了不到一月有余,作战英勇,不怕吃苦,也不怕牺牲,朕非常的欣慰,明军威武!” 于谦俯首真心实意的说道:“陛下威武!” 大明军求胜的意志和作战手段,都不逊于永乐年间,这种百战百胜的大明军队,像什么? 像大明军。 永乐年间正是有这种战无不胜的军队,才有了永乐朝安定的四方。 朱祁钰拿着杨俊的奏疏,笑着说道:“虎父无犬子啊,杨洪为国戍边四十余年,杨俊到了十万大山,不堕其父威名,作战进退有度,颇有名将之风。” “跨重冈复岭以疏疆,介绝涧茂箐以设险。丹岩紫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