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三百六十二章 舍本逐末,礼乐崩坏 (第4/6页)
br> “只有弄明白这个问题,日后施政才能游刃有余。” 李贤忙不迭的点头说道:“对对对,就是他们走的路!” 朱祁钰笑着说道:“其实答案很简单,这种基于剥削的财经事务的运作,剥削式积累,是势要豪右之家的核心,也是根基。” “剥削式的积累财富的方式,最终会导致劳动、土地和货币都失去了他们本来的面目,最终是它们异化,人不像人鬼不像鬼。” 封建把人变成鬼。 资本呢?可以把人变成人妖物怪。 李贤如同看到了前进的方向一般,呆滞的问道:“剥削什么?” “剩余…社会劳动。”朱祁钰本来想说剩余价值。 但是显然这个概念,并不是国富论的框架,而是资本论的框架了。 这要解释起来,就太麻烦了,朱祁钰换了个李贤更容易理解的词汇。 “导致了什么?”李贤猛地站了起来,但是却没注意到是在车驾之上,碰了一下车辕,但是他丝毫不在意,而是满眼的兴奋。 在一个问题困扰了他几个月之久,他终于接近了答案的时候,那种兴奋,难以言表。 朱祁钰示意他坐下,认真的想了想,说道:“更确切的说,导致了…” 他换了个说话方式说道:“舍本逐末,礼乐崩坏。” 朱祁钰换了个大明语境下,更容易理解的词,剥削式的积累,最终会导致两个恶果。 一、人们过度神话货币。 钱有时仿佛就是至高无上的神:所有人全都必须臣服于它,顺从它的命令,在它的权力祭坛前,顶礼膜拜。 金钱至上,最终导致的必然是所有的劳动、土地、海洋、货币、斗斛、权衡、印玺、仁义统统都被异化,明码标价,最终社会风气崩解。 夜不收,不计生死的在草原上,为大明的安危奔波,这种对大明的忠诚,对皇帝的忠诚,是可以用金钱去衡量的吗? 显然不可以。 但是若有一天,高举着:「忠诚只是背叛的代价不够」,并奉若圭音,不就是礼乐崩坏吗? 朱祁钰没有请胡濙翻译,更没有用李贤他们听不懂的话,用了言简意赅的两个词,他直接自己翻译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