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三百四十八章 英明神武的大皇帝陛下君临他忠诚的应天府 (第2/5页)
/br> 城墙最低处为四丈最高处高达七丈,如果算上城门楼子的高度,得有九丈高了。 城墙上,最窄处两丈,最宽处十丈有余,垛口一万三千余,窝铺两百多座,城门十三座,水关两座。 总之,这是一座极为宏伟的城池。 石亨在十月的最后一天来到了外郭的江东门,炮轰半日,叛军投降,随后至南京城下。 在会同馆里百无聊赖的岳谦,终于被南京僭朝想起来了,李贤到了会同馆,请岳谦带着自己前往四武团营军营,献上降书。 再不投降,军队就要哗变了。 比李贤预期的时间提前了一天,大军开始入城,关闭各坊坊门。 于谦也从扬州府赶至了南京,坐镇南京根据陛下的指示,开始了安民宣谕之事。 七日之后,朱祁钰的龙旗大纛在外金川门外竖起,大驾玉辂下船。 在李贤的尽心竭力之下,南京城并没有像河套那般发生焚城毁城之事,南京城太大了,想毁也毁不了。 而且叛军人心惶惶,大明皇帝的投降不杀的宣谕,满大街都是,自然没有人跟着阴谋家们亡命。 朱祁钰在十月七日这天,开始入城。 石亨不知道从哪个地方找了四头白象做先导车,扛着仪刀和龙旗大纛,坐在大象上,耀武扬威,为陛下前驱。 朱祁钰看着那四头白象,再看着自己面前三六九排列的十八匹白马,这辂车至南京城,从四匹马拉车,又变成了十八匹。 旌旗招展,南京城的百姓们跪在了御道两侧。 当年文皇帝走过的路,朱祁钰又走了一遍,万岁声阵阵。 朱文圭奉太子府伪玺、正统之宝,举着一个铁盘,跪在路边,用力的向上端着。 李贤奉咨政院大印,和朱文圭的姿势,如出一辙。 这个姿势极为难受,但是他们已经从五更天跪到了太阳高悬之时。 辂车停止了朱文圭的面前,朱祁钰打开了车窗说道:“兴安,把三块印绶收起。” “朱文圭,朕当初赦免了你,将你从高墙之中放了出来,叛军裹挟,你亦蒙昧,朕赦你无罪,带你全家回凤阳府吧。” 朱祁钰宽宥朱文圭,是因为朱文圭不想谋反,也没有实力谋反,建庶人一脉,贬为庶人之后,是不能姓朱的,改姓为建。 他宽宥朱文圭是为了砸下更重的铁拳。 朱祁钰的车驾行至南郊天地坛,祭祀天地、太祖皇帝。 朱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