朕就是亡国之君_第三百四十七章 吾愿和南衙共存亡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三百四十七章 吾愿和南衙共存亡 (第4/6页)

,曰:些许蟊贼,何须亲征。”

    “卢忠你前往各军宣谕,传令石亨,连战连胜越要谨慎,严申军法,不得被短暂的胜利蒙蔽了双眼。”

    卢忠俯首说道:“臣领旨,陛下圣明。”

    南衙叛军如同跳梁小丑一般节节败退,两淮地区正在以一种飞快的速度被平定,但是这种平定,让军中有了骄胜之风。

    这是需要警惕的。

    朱祁钰不擅长军务,但是知道轻敌之祸。

    所以他到了徐州府第一件事,就是让于谦整饬运河,若是事情有变,大军也有退路。

    近前些,有朱祁镇轻敌率军亲征,反而倾覆,远的还有朱允炆下令让徐辉祖撤军。

    当时徐辉祖在两淮大胜特胜的时候,朱允炆下令撤军,除了黄子澄、黄观、方孝孺等人不断的鼓噪,其实未尝不是有了轻敌之心?

    四叔不过如此!还是小心徐辉祖拥兵自重!

    再远一些,还有当初驴车战神赵光义,打完了后汉,直奔燕云十六州,觉得凭借着灭国之威势,便可一战而下,收复燕云。

    这种骄胜之风,军队可以有,皇帝绝对不可以有。

    军队有骄胜之风,皇帝头脑清楚,可以下令严申,但是皇帝脑袋都昏了,让军将怎么办?

    至于军中有陛下何故亲征的风力,朱祁钰并未放在心上。

    甚至朱祁钰反而认为很有必要性。

    李景隆旧事不提,魏国公徐显宗这是等到了大军,这要是没等到,王骥逼降了徐显宗等人,徐州之战,哪里是如此轻松结束?

    这次可是三王架着太子府,在南京留都生事,若是不全力以赴,真的被叛军做大,朱祁钰悔之晚矣。

    不到半月之余,大明军队如同秋风扫落叶一样,在两淮地区高歌猛进,终于将前锋从黄河沿岸推进到了长江沿岸。

    石亨由宿州至凤阳(今蚌埠)直取庐州府,三日攻下庐州府。

    石彪从淮宁南下,直扑淮安府,淮安守将高作等人出城投降。

    海州在陶瑾的进攻下,在淮安府投降之后,跟着投降。

    但是石彪带着大军前往扬州的时候,却是吃了大败。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


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