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三百四十六章 不可明说的人间阎罗驻跸两淮 (第2/6页)
徐辉祖还在白沟河之战后,去接应了李景隆。 建文四年,魏国公徐辉祖领兵,在齐眉山大胜特胜了燕府大军! 徐辉祖在两淮抗住了燕府大军进攻步伐,为将领何福、平安两人再次组织军队,争取了很多的时间。 当时天气变得炎热了起来,徐祖辉、何福、平安三路大军并进,打的燕府军节节败退。 燕府大军再次陷入了举步维艰、生死危急的地步! 徐辉祖刚要趁胜进剿朱棣时,就收到了朱允炆的诏书。 朱允炆的诏书让徐辉祖撤军。 徐辉祖临阵痛骂:「朝中逆臣堪比秦桧,这诏书和十二道金字牌召回岳飞一样的昏聩。」 因为朝中的黄子澄、黄观、方孝孺人都说:「两淮难民说了,燕府的军队已经撤退了,徐辉祖有养寇自重的嫌疑,手握大军不回京,这是想谋反啊!」 朱允炆就让徐祖辉撤军回到了南京城。 朱棣一看徐辉祖主力撤军,立刻开始了对两淮的何福、平安的征讨。 最终彻底占领了两淮。 直到此时,朱允炆未尝没有一战之力。 朝中大将盛庸请战,带领太子府水军和燕府,在长江沿岸打了许久。 本来看着长江发愁如何渡江的朱棣,一下子就有了船渡江了。 没船渡江?太子府可以送啊! 徐辉祖表面上看,还算抵抗积极,但是徐辉祖的弟弟徐增寿,就直接暗中给燕府传递消息,属于明面上的内鬼。 最终徐增寿这种暗通曲款的行为,被朱允炆发现,朱允炆便杀掉了徐增寿。 朱棣登基之后,封了徐增寿为成国公。 永乐五年六月,徐辉祖死在了家中,一个月后,徐辉祖子徐钦嗣魏国公。 自此,大明徐家一门两公。 李贤对当年的靖难之役越了解,就对现在南衙这种处处诡异越理解。 太子府全员内鬼,这是有传统的! 这种传统背后的成因比较复杂,值得专门研究一下,为什么会全员内鬼。 但显然,此时的王骥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。 李贤看着堪舆图,愣愣的问道:“魏国公府这么大的事儿,我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