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三百二十章 外戚不得封爵! (第6/6页)
” 蔡愈济眉头紧皱的说道:“然后呢?我还是没听出来这和今日所议有何关系。” 胡濙老神在在的说道:“建文年间,胡显梁国公被革爵,一起被革爵的武勋不知凡几,连亲王郡王都是随意革罢,更遑论武勋了。” “太宗文皇帝靖难之后,还爵复职,但是唯独漏掉了这胡显的梁国公。” “太宗皇帝曰:戚畹周亲寸功未立,岂尝有汗马之劳也?” “陛下今日革罢外戚勋爵,乃是太宗文皇帝之遗志,亦是祖宗之法。” 蔡愈济呆滞的看着胡濙,伸出了手,连点了几下说道:“胡尚书,这等事我从未在太祖太宗《实录》上看到过,不见史书,你,不要胡说。” 胡濙看了一眼蔡愈济说道:“哦,蔡御史在质疑胡某在胡编乱造吗?” 蔡愈济认真思索了许久,太祖太宗实录,他确实看过,这件事确实未载。 他疑惑的说道:“不是某质疑明公,这等大事,为何从未载于实录?胡尚书又是怎么知晓的呢?” 胡濙叹了口气说道:“我知此事,乃是亲身经历,所以方知。曲笔此事,也是我做的。” 胡濙拿出了几份东西递给了站在御下的太监,太监递给了兴安,兴安递给了皇帝。 朱祁钰看了许久说道:“真是辛苦胡尚书了。” 朱祁钰又将这几份东西递给了兴安传了下去。 群臣看完之后,都是目瞪口呆。 外戚封爵居然是太祖开的先例,太宗文皇帝禁绝。 在永乐年间,后妃多是勋臣之家所出,自然无外戚封爵之事。 但是仁宗皇帝要封彭城伯张昶,胡濙才不得不曲笔勾抹《实录》。 胡濙说完看着陛下说道:“陛下,臣说此事,不仅仅是外戚封爵。” 朱祁钰点头说道:“朕知胡尚书深意,朕嘉纳谏言,胡尚书果为国卿。” 群臣莫名其妙,这不就是再说外戚的事儿吗?这已经洗完地了,居然还有他们品不出的东西?居然还另有深意? 胡濙的确是在说外戚,但不是只说外戚。 于谦、石亨、六部尚书皆是若有所思,其余朝臣一片茫然。 这胡尚书话里有话,到底是什么意思?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