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三百一十九章 像模像样的造反 (第1/6页)
来自河南南阳府的奏疏、兖州府的奏疏和河套的奏疏,在驿卒的加急之中,飞速的奔向了京师。 而朱祁钰在讲武堂收到了这三份奏疏,他正在和于谦下棋,依旧玩的是投鞭断流的淝水之战。 他并没有过于生气,其实他多少有点心里准备。 为何元儒对元忠贞不二,其实归根到底不过是利益二字罢了。 因为元朝足够的宽纵,包税制或者叫扑买制下,只要交够朝廷的,他们随便折腾。 宽纵的危害,就会逼着百姓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造反。 如果说元朝是宽纵直接导致了灭国,那大明就是因为宽纵导致了湖广、福建等地的百姓民不聊生,最终导致了两地百姓的大规模造反。 不逊于黄巢起义的两次造反。 朱祁钰看了许久的奏疏,然后递给了于谦说道:“于少保看看。” 于谦拿过来看了许久,也便放下了,继续下棋。 朱祁钰叹了口气说道:“朕还说襄王府在湖广可镇湖广呢,他倒是跑得快。” 于谦差点笑出来,陛下那是让襄王镇湖广? 那是把襄王当饵下,可惜襄王见势不妙溜之大吉,以极快的速度奔向了京师。 朱瞻墡要是个糊涂人,早死了。 算算日子,襄王车队,已经快到北直隶地界了。 于谦笑着问道:“陛下准备打算怎么应对三省总兵官联合起来造反的事儿?” 朱祁钰笑着说道:“李宾言去了山东,山东两年重建了按察司,布政司裴纶虽然能力才情略差,但是却知道该怎么选。” “山西和陕西现在都等着河套地区安稳下来,粮价稍平,松口气呢,这北方,大部分都乱不起来。” 朱祁钰这点还是有信心的,河套地区是有大利益的,陕西苦寒,三边军士都仰仗河套的粮食,他们等这一天等了这么久,如果选择跟着南边那群人闹起来,怕是要死无葬身之地。 即便是有人想跟着闹起来,三边的军士也不会同意的,会把他们扔进囚车里送进京师。 于谦继续说道:“云南也不会,即便新的黔国公沐璘是旁支,但依旧是黔宁王沐英曾孙,沐璘和云南不会反叛。” “臣信黔国公府上下之忠心。” 王国用为李善长陈情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