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三百零九章 胡尚书做事,朕很放心 (第2/5页)
,今日君怒群臣更怒,昔事君臣皆错,今日君未言,群臣进言,孰之错?” “这是为臣之道吗?”胡濙的语气已经凛冽了几分,带着许多的怒气。 陛下已经很生气了,你们再拱火,陛下盛怒之下,真的将王复家人连坐诛杀。 到时候发现事情不是这样,而是耽误了忠义之士为国效命,又是谁的责任呢? 这不是臣子该做的事,这是在损害君主的威严! 这不是为臣之道。 胡濙叹了口气说道:“王复投效瓦剌,群臣愤慨,理所应当,土木堡天变,我大明六十六忠良,皆丧殉漠北。今日忽闻王复投效,人人得而诛之。” “但漠北遥远,这消息传来,是真是假,亦要确定,仅凭流言可杀人,我大明还有王法吗?” 礼部尚书胡濙,最后给众人下了个台阶,让众人下得来台。 这消息真假难辨,王复一个读书人,是怎么跑去和林的,这件事应该查清楚再做定夺。 这就体现了礼部尚书胡濙的超强的洗地功夫,给了皇帝处置的时间,又给了皇帝处置的空间,还给了朝臣们台阶下。 而且胡濙因为不知道王复具体何事,也隐隐以李陵旧事,劝谏陛下仁恕之道,请陛下不要那么生气,查清楚了再说。 大明又不是没有能力查清楚此事,那么多夜不收,夜不收哨,昼夜在草原上活动,真的想要查清楚还是很简单的。 面面俱到,极为专业。 朱祁钰看着群臣略显茫然的脸色,面色平静,中国历史太长了,始终能找到典故。 他坐直了身子说道:“诸位,还有疑问吗?待朕派出夜不收和缇骑查补此事,若确有其事,朕不私宥。” “朕当然愤怒,但是未稽而决,非朕本愿。” 这件事的处置、进退的空间都有了,都察院的御史还想说话,却被王文给拦住了,王文带头说道:“臣唐突,还请陛下恕罪。” 王文一听陛下说话,就知道,这里面怕是有点文章。 否则陛下早就盛怒了,要知道王复可是被陛下革职,陛下宽宥之后,王复被吏部启用,却招之不朝。 陛下宽宥王复的时间和理由都和奇怪,理由是念起从龙有功,时间是在河套之战爆发的前期。 细细想来,这件事处处的透着古怪,至于这里面到底是什么文章,王文不想了解。 “诸位拳拳报国之心,义愤填膺在所难免,诸位请回吧,王总宪,胡尚书你们二位留一下。”朱祁钰示意众人可以离开了。<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