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零二章 礼法岂是不便之物? (第3/5页)
祁钰说要造,都尝试下,不断改进就是。 于谦被朱祁钰说服了,大明的火器研究开启了新的时代。 但是自从有了新式火药之后,很多火铳在战场上,都有了大用途。比如三眼铳,这玩意儿约有三尺长,近战轰鸣还能当锤用,相当好使。 于谦含笑不语,军备这个东西,于谦的理解更多是政治因素,攻守转换之时,总有些人在生事,兴文匽武之下,连通州的熬硝营几近于停办。 但是他没有破坏陛下的雅兴,大明用兵频繁,尤其是边庭流血成海水,陛下开边意未已,那这军备松弛,他活着的时候,怕是看不到了。 军阵列队走完之后,站在承天门下的军卒们大声齐喝,离开了承天门外。 朱祁钰走下了承天门,向着太庙而去。 借着朱元璋登基的日子,搞天明节,那总得跟朱元璋报备一声才是。 就是不知道朱元璋他老人家高兴不高兴。 他走进了太庙之中,上了注香。 他认真的思考了许久,想来想去,太祖太宗皇帝,不会反对自己南征北战才是。 朱祁钰想起了前年在太庙杀死的朱祁镇,也不知道他在下面被打成了什么样。 朱祁钰等待一炷香燃尽,走出了太庙,站在了春风之中。 胡濙和陆子才并列而行,身后是四个人,端着红布盖着的盘子,一步步的走到了太庙的月台之下。 胡濙正了正衣冠,三拜五叩,朗盛说道:“伏以皇天开泰运,付大宝于元良,圣帝御明时,奠群生于永乐。” “声教洋溢乎天下,仁恩普洽于寰区,夷夏清宁,神人欢庆。” “钦惟皇帝陛下,聪明睿知,成功俪美于唐虞。文武圣神,茂德丕隆于汤武。” 朱祁钰看着胡濙,这一连串的马屁,从黄天开泰运开始,一直到永乐,再到现在。 朱祁钰是反对进谗言的,这一点胡濙最是清楚不过了。 不知道是什么底气,让他如此明目张胆的进献。 都察院的御史们已经蠢蠢欲动了,他们似乎找到了这个整日里把诚无德挂在嘴边,抽他们嘴巴的礼部尚书的弱点。 王文看着跃跃欲试的御史,就是一阵叹息,没事天天找六部尚书的麻烦干什么,是觉得自己这不到五年份的执政经验,是胡濙这四十年份的经年老吏的对手? 手下真的太蠢,王文真的心累。 这都察院的总宪,不当也罢。 哪天侍郎阙员了,定要去补一下,跟着这帮家伙在一起,迟早得阴沟里翻船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