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二百六十六章 福禄三宝 (第5/6页)
十五种,各省设置烧钞库,每季,烧毁一次昏烂钞。 洪武十三年再设倒钞法曰:「钞虽破软而贯伯分明,非挑描、剜补者,民间贸易及官收课程,并听行使。果系贯伯昏烂,方许入库易换。」 大明宝钞可以用作交税,也可以把旧钞换成新钞。 但是洪武二十三年起,朱元璋就发现这换钞这制度,没法弄了。 洪武二十三年,出新钞,听任百姓倒换,五个月后中止。 因为大明的宝钞太多了,户部核定大明宝钞一共发一百五十万锭。 结果呢? 洪武二十三年,就有超过一千五百万锭的宝钞,要更换。 半年,换了三百多万宝钞出去! 这些多出来的钞,哪里来的? 但是当时高皇帝,一直打算迁都,他派出了朱标前往陕西,巡视陕西的同时,决定是否迁都西安。 朱标从陕西巡视归来,便开始生病,最终病逝。 这之后,高皇帝再也无暇顾及宝钞之事了。 于谦手中有一叠的以假乱真的大明盐引。 显然是有一帮人,把大明宝钞搞烂了之后,再次盯上了盐引。 于谦手里拿着一张盐引上面写着:「官发盐票」,上面写着由哪个地方发出,收到了多少粮食,等于多少斤淮盐,时间等等。 这是一张小盐引,等于淮盐二百斤,等于大同米一石,等于白银一两二钱。 于谦已经拿着给经年老吏看过了,这东西根本没办法分辨其中真假,以假乱真,只有对着阳光仔细辨认,才能确定盐引为假。 它的确是个假的,因为是于谦在市场上,用半石的粮食换来的假盐引。 民信局是有着极大的积极意义。 但是私印朝廷盐引,是什么罪名? 死罪。 于谦收起了那张盐引,他收集到的这些物品,都是要送到京师的证物。 过去的大明宝钞,到底是谁在私印,到底是谁把大明宝钞发的哪里都是?于谦不知道,也无从查起了。 但是,现在有人想用同样的办法,毁掉大明的盐引,这是确凿无误的。 俞士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