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二百五十七章 大皇帝必胜之决心 (第3/5页)
为白银五十四万七千两。” “算上松木二年小修,三年大修,五年改造,杉木三年小修,六年大修,十年改造,年支出十一万两。” “还有两万七千人的军队,一年也要七万两的支出,最后海贸所得,皆入内帑。” “金尚书啊,你不要逼陛下啊。” 就像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,越大的组织结构,各部之间利益就像九头蛇一样,各不相同,甚至还会相互撕咬。 礼部是个清贵的部门,很少需要用到动银子的地方。 金濂眉头紧皱的说道:“当初夏忠靖夏元吉,讨不到海贸获利,胡尚书是不是已经是礼部尚书了?” 胡濙摇头说道:“并没有,我只是礼部左侍郎。” “不过永乐十一年,夏元吉问文皇帝讨要海贸获利,也是某说服他的不再讨要的,金尚书要不要再听一遍?” 胡濙,向来是谁在皇位支持谁,利益之争,他自然站在陛下这一边。 他其实一片好意,其实在告诉金濂,赶紧就坡下驴吧。 非要逼得陛下撕破了脸,跟当年太宗文皇帝一样,不带着朝廷一起发财,还天天问户部要米要粮要银子,你才是干瞪眼呢。 金濂吐了口浊气,他听出了胡濙的意思,点头说道:“五五分,就五五分吧。” 总比没有强。 朱祁钰看着金濂的样子,就是摇头,大抵吝啬鬼都是如此,不见棺材不落泪,不撞南墙不回头,非要他动用皇帝的权力,把收益尽数归内帑,到时候,大家一拍两散。 朱祁钰摇头说道:“战争的胜利,从来不绝对,所以我们没必要在战前讨论利益分配的问题,而是应该讨论一下,怎么赢得战争。” 金濂听闻,赶忙俯首说道:“臣惶恐。” 他继续说道:“陛下所需粮草,已经运抵大同宣府,即便是出现了状况,大军只需要有序撤退,进入大同宣府,鞑靼人就不敢蠢蠢欲动,只会选择蛰伏。” 于谦拿出了检阅边事兵科给事中朱纯,建平伯高远、大同知府薛瑄、大同总兵官郭登,点检大同、宣府的粮库和军备的文书。 大皇帝要的东西准备好了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