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二百四十六章 挖坟掘墓之仇 (第1/5页)
朱祁钰在等待着反对的声音。 他刚才怒斥衍圣公的种种不法行径,引用了很多高皇帝朱元璋的话,但是有些则是摘抄引援,掐头去尾。 比如有一句完整版为:孔氏高出常人。常人且知求圣贤之学,况孔氏子孙乎?尔宜勉尔族人,各务进学。 当年朱元璋受委屈,是为了天下。 现在朱祁钰不受委屈,也是为了天下。 大明读书人已经很多了,儒家的那些道理,在国初戡定之时可以安定天下,但是现在儒家的那些道理,成为了大明发展路上的绊脚石。 大明从来不会一个抱着祖宗之法,得过且过,后宫干政之禁、宦官干政之禁、凿山伐石之禁、金银之禁,都有不同程度的弛用。 朱祁钰在等待老学究们的反对。 陈循深吸了口气站了出来,俯首说道:“陛下,衍圣公孔彦缙不法,是不是可以请衢州孔氏族正进京,奉祀孔庙?” 朱祁钰摇头说道:“这个不急,等山东巡抚御史李宾言查清楚了,当年孔思晦的父亲孔浣是否确有其事,再做定夺。” 朱祁钰一推四五六,拿出了拖字诀。 陈循叹气,这个胡濙! 胡濙实在是太过于圆滑了,整个人站在朝堂之上,简直是水泼不进的一堵墙。 本来今天的朝堂应该是剑拔弩张,很多人找到了很多反对的话,全被胡濙一句话孔思晦的父亲孔浣似乎是假的,给怼了回去,只能硬憋着。 衍圣公可是繁衍圣裔的意思。 孔浣是真的,还是假的?查到什么时候?谁去查?这都是有着很灵活的道德底线,毕竟那都一百多年前的事儿了,时人已经不在了。 若非胡濙说这件事,朝臣们,压根就不知道居然还有这等陈年旧案。 无论想说什么,都得先跟胡濙辩一下孔浣何人。 胡濙在撒谎吗?并没有。 胡濙真的很用心的翻了很多的书,甚至特意请旨跑到了古今通集库中,翻阅永乐大典,去寻找当年的旧案。 当然他不是关心孔浣到底是谁,他只是想帮陛下洗地罢了。 但是这个孔浣,真的没有。 “那没人反对了吗?”朱祁钰看着胡濙,大明朝堂常青树,果然不是盖得。 胡濙俯首说道:“臣德薄才疏,确实没找到孔浣何人,若是有人找到了,随时可以提出质疑,臣不敢妄自尊大,一定虚心请教。” 胡濙站直了身子,走到了自己的位置,眼观鼻,鼻观心,如同老僧入定一般的睡着了。 一些御史、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