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明的主人只有一个 (第2/5页)
兴安再次拿起了一卷圣旨,他打开之后,继续高声说道:“我朝立市舶提举司,以主诸番入贡,旧制应入贡番,先给与符簿。凡及至,三司与合符,视其表文方物无伪,乃津送入京。” “今,为入贡通商之便,专设密州提举司,提督市舶太监齐新赴密州,设提举一人,从五品,副提举二人,从六品,钦此。” 这封圣旨极其简短。 两件事,第一件事密州提举司民营转官营,并且有计省太监齐新前往提督,第二件事则是入贡、通商混为一谈。 这是朱祁钰故意这么写的。 大明海贸,无外乎,贡舶与商舶二事。 贡舶为王法所许,司于贡舶,贸易之公也,是为入贡; 海商为王法所不许,不司于贡舶,贸易之私也,是为通商。 大明长期坚持海禁战略,导致了大明对海贸之事,尤其是私人海贸,疏于管理。 急剧扩张的私人海贸,在超过两百年的时间里,都没有被市舶司纳入管理范围之中,直到隆庆开关,在漳州月港建立了供给私人海贸的市舶司,才算是将入贡、通商纳入了王朝的管理范围之内。 但是持续了十七年的隆庆开关,张居正一死,人亡政息了,月港反而成了藏污纳垢,一起发财之地。 朱祁钰这个圣旨,话很短,但是事儿,很大。 朱祁钰在恢复提举司的编制,提举市舶太监。 将贡舶和商舶相提并论,意图将私人海贸,纳入管辖的意思,已经昭然若揭了。 兴安读完了奏疏,向后走了两步,奉天殿内一片安静,就是根儿针在地上,都能听得到的安静。 一阵春风拂过,吹动着窗边的重重罗幕,发出了呼啦啦的响声。 朱祁钰笑着说道:“怎么,平日里不是挺能说的吗?现在怎么不说话了呢?” 朱祁钰他要开海禁的试探。 一个老臣颤巍巍的站了出来,高声说道:“臣蔡愈济有本启奏。” 朱祁钰看着这老臣,点头说道:“讲!” 蔡愈济俯首说道:“臣自愧疏庸,叨沐圣恩如山高水深,粉身碎骨无足以报涓埃,夙夜兢惕,寝食弗宁。幸惟仰我圣君之德,天地同仁,恩盈四表……”<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