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二百一十八章 朕宁愿欠账 (第4/5页)
完全可以,但是投入极高,却是收效极低,尤其是刚刚决定给兵仗局,让了四分银。” “他们要让银匠们跟着他们冒着掉脑袋的风险,盗铸御制银币,自然要有丰厚的报酬。” “他们不盗铸银币,那是严刑峻法高悬,头顶上,顶着一把剑,不敢罢了。” “朕当初就说了,私铸银币等同谋反,刀在他们脖子上架着,他们不做,更是因为无利可图。” “但是铸金币呢?其利甚厚也。” “足以他们顶着严刑峻法,冒着天大的干系,找到足够的人手,败坏大明御制银币了。” 朱祁钰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。 金币只有大不列颠尝试过作为货币发行,都是极小规模,但是立刻带来了大量的盗铸,之后金币其实都成为投资物,而非货币使用。 自古就有点石成金的传说,一旦放开了金币,甚至发行了金币,那势要豪右之家,立刻就要明火执仗的开干了。 大明的新货币政策还没起航,就会夭折了。 那就不是钓鱼、捕鱼,而是往鱼塘里下毒,竭泽而渔不可取。 朱祁钰继续解释道:“于少保不知其中详情,现在宝源局收的银子,已经从碎银子,变成了金花银,很多势要之家都把银子铸成金花银,再到宝源局更换银币,为何?” “因为宝源局杂色银到金花银,也要收三成的火耗。” “他们现在用埋在猪圈里的油纸包裹的铜钱,去换民间的散碎银子,因为这里面有利可图,虽不丰,但也是一笔收入。” “若是开放金币,他们连坊间的碎银子,甚至银料都不用收了,直接造假金币获利极高了。” 朱祁钰解释清楚了金币为何不能做货币的原因,因为势要豪右之家,会冒着天大的干系仿制,造假,利润太丰厚了。 于谦不住的点头说道:“臣谨记圣诲。” 至此,于谦知道了,果然陛下始终防备着一群人。 他当初看到的没错,陛下那三座墓碑,现在已经埋了一座,那就是正统帝朱祁镇,虽然似乎还没有封土。 现在还有两座墓碑,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