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一百八十九章 公平,公平,还是的公平! (第3/5页)
第三件事就是于谦那本奏疏,农庄法的若干事宜。 其实要办的这三件事,是公平、公平,还是的公平! “参见陛下,陛下圣躬安否?”廷议二十六人俯首行礼。 朱祁钰挥了挥手说道:“朕躬安,坐。” 廷议的氛围总体比朝议轻松许多,谈的内容百无禁忌,可惜,五军都督府诸都督,除张懋以外,再次缺席。 五军都督府不上朝之事,要追溯到了正统二年五月,行在鸿胪寺劾奏:太师英国公张辅等二百四十人,无故不朝参,合寘于法。 英国公为何带着五军都督府不朝? 勋臣的所有上奏都被驳回,每天廷议、朝议都是被弹劾,最后张辅根本没法正常廷议、朝议。 所以,桌上缺了五军都督府的勋臣,已经长达十二年之久,今日张辅庶子张懋,九岁坐在了这里,他什么都不懂,但是他是旧勋最后的压舱石了。 英国公府,黔国公府一直是大明勋臣们,最大的牌面。 杨洪以讲武堂祭酒,位列赐席,这五军都督府,阙了三位。 户部尚书金濂站了起来说道:“陛下,夏税无过八月,秋税无过二月,陛下登极,大赦天下,亦有尽蠲福建、京畿、大同府二税。” “正统元年,上敕谕:米麦一石,折银二钱五分。南畿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广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,米麦共四百余万石,折银百余万入内承运库。谓之金花银,其后概行于天下。” “正统十四年秋税,今年二月入库,所得折色银一百一十二万三千四百七十二余两。” 折色银,张居正的一条鞭法的核心,但也非张居正一蹴而就,其实早在宋朝时候,就有折缗,洪武九年,亦有天下税粮,以银钞钱钞折色之说。 户部给事中任元祥立刻站起来说道:“陛下容禀。” “依臣看来,赋役之弊,莫甚于折色,何也?” “自开辟以来,取于民者,不过三端。孟子所称粟米、布缕、力役。唐初租庸调是也,此三者,古有古之定额,今有今之定额,虽欲过加之而有所不可。是故谋利者,巧立为一切之法,以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