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陈桥到崖山_号令天下篇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号令天下篇 (第2/4页)

宗礼上疏“因其警而加敬畏,天命未有不可回也。因其未坠而加绥定,人心未尝不可回也”结果30日,被罢。

    12月1日。忽必烈改司农司为大司农司,以都水监隶之。并添设正副巡行劝农使各4人,以御史中丞博啰兼任大司农卿。安图上奏“博啰以台臣兼领。这没有前例”忽必烈则说“司农非小事。令博啰总领,正可见得朕之重视”

    12日,金齿、骠国二部酋长内附于蒙古。

    本月,张弘范向史天泽献计“如今我们虽包围了襄阳,却无法阻止夏贵乘汉水水涨之时,从东西两面送衣粮入城。这样襄阳将永远攻不下来!如今之计。当筑城万山,以断襄阳之西;立栅灌子滩。以绝襄阳之东。这样东南西北全部断绝,襄阳城就坐以待毙了”史天泽当即依计而行,在万山筑城,又命张弘范驻兵鹿门山。至此,襄樊东西两方向的水上通道被阻,两城的物资供给彻底断绝!

    虽此前襄樊号称积有10年之粮,可真正消耗起来谁知有什么变数?一场大火、一场大雨,都会瞬间改变格局!从这时开始,襄樊将在粮尽援绝的状态下再坚守2年多…

    本年,久不见日本回信的忽必烈决定再派最后一位使节赴日!于是时任陕西宣抚使的赵良弼主动请缨,闪亮登场!被任命为秘书监、国信使,出使日本。这次忽必烈的国书大体上还是很客气的。信中说:或许是因高丽权臣林衍叛乱导致道路梗塞,所以日本使节才没来?否则以日本这么知礼的国家怎能不理睬朕的通好之举呢?这其实是在给双方找台阶,留余地。当然以忽必烈的脾气,最后总免不了武力威胁一下“其或犹豫,以至用兵”

    咸淳7年(1271)1月22日,高丽安抚阿哈率军攻打盘踞珍岛上的林衍余党。中书省上奏“根据情报,珍岛上粮食将竭,请乘弱攻之”但忽必烈下诏不许。2月10日,忽必烈命呼图达尔持诏招谕裴仲孙等林衍的余党。

    11日,保赫鼎、库库岱等人密谋毒杀忽必烈皇子、云南王忽哥赤的阴谋败露,伏诛。

    3月21日,中书左丞许衡上疏弹劾阿合马专权、罔上、蠹政、害民诸事,忽必烈不听。许衡只得再上书,以老病为由请求辞职。忽必烈让许衡推荐继任人选,许衡说“用人,天子之大柄也。臣下泛论其贤否则可。若授之以位,则当断自宸衷,不可使臣下有市恩之渐”12日,许衡被任命为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,在燕京南城、原枢密院旧址设学。

    本月,徒单公履上奏,请求实行科举。他知道忽必烈信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


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