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孟珙之死篇 (第1/4页)
这一下,就触动了中国人最敏感的“忠孝”那根神经,史嵩之被群起而攻之!太学生黄恺伯、金九万、孙翼凤等144人联名上书,皇帝不理。马上,武学生翁日善等67人联名上书;京学生刘时举、王元野、黄道等94人联名上书;宗学生与寰等34人联名上书;建昌军学教授卢钺上书,皇帝统统不理… 范钟、刘伯正等宰执大臣觉得不应该鼓励提倡京学生言事,认为都是那些游士鼓动的!暗暗下令:临安尹赵与?逐游士。赵与?于是尽削游士籍。学生们听说后更加不平,作《捲堂文》。21日,将作监徐元杰亲自来见皇帝“史嵩之起复之争,士论纷纷,还是请皇上允许其推荐执政大臣代替他。他自己则一定要在家守孝”宋理宗说“学校虽是正论,但言之太甚”徐元杰正色道“正论是国家元气,今正论犹在学校,陛下应保养此一线之脉”徐元杰又给自己辞职。宋理宗不准“经筵正赖卿规益,何事引去” 10月5日,范钟被任命为参知政事、刘伯正为签书枢密院事。签书枢密院事金渊请求辞职,不许。7日,宋理宗命庆元府守臣赵伦去催史嵩之赶快回京复职。22日,右谏议大夫刘晋之、殿中侍御史王瓚、监察御史龚基先、胡清献被赶出朝廷。刘汉弼被任命为右司谏。23日,刘汉弼转任侍御史。25日。宋理宗下诏:起用杜范、游侣为提举万寿观兼侍读。 本月,殿中侍御史郑寀上奏“宰相非百官可比,岂容久虚”宋理宗答“爱卿所奏。虽切情事。然进退大臣,岂容轻易” 本月,刘汉弼弹劾金渊尸位妨贤,金渊被罢签书枢密院事。又弹劾马光祖贪荣忘亲,马光祖被罢刚被任命的江南西路运判。 11月4日,下诏催游侣、杜范二人赶快入京赴职。5日,召王伯大。赵以夫,徐鹿卿。6日。监察御史孙起予弹劾,前礼部侍郎刘晋之被罢官一级。8日,因刘汉弼弹劾,侍卫步军司主管王德明被罢。以王福代之。10日,再催游侣、杜范二人赶快入京赴职。13日,召陈韡、李心传。20日,任命陈韡为兵部尚书、李心传为代理刑部尚书兼礼部尚书兼给事中、王伯大为代理吏部尚书兼中书舍人、赵以夫为代理刑部侍郎。 本月,刘汉弼密奏“自古未有一日无宰相之朝,今虚相位已三月,愿陛下奋发英断、拔除阴邪,庶可转危为安。否则是非不两立、邪正不并进,陛下虽欲收召善类。不可得矣。臣闻富弼之起复,止于五请。蒋芾之起复,止于三请。今史嵩之已六请矣。愿听其终丧。早选贤臣、早定相位” 在排山倒海般的压力下,皇帝和权臣都不得不屈服!12月4日,宋理宗下诏:史嵩之在家服丧… 范钟被任命为左丞相、杜范为右丞相兼枢密使、游侣为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、刘伯正为参知政事兼签书枢密院事。杜范拜相后第一份奏章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