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最大危机篇 (第2/4页)
律楚材则说“作法于凉,其弊犹贪。将来必有以利进者,则今已重矣” 5月29日,赵葵被任命为淮东制置使兼扬州知州。与沿江制置使兼建康知府陈韡、淮西制置使兼庐州知州史嵩之一起。挑起江淮防守的重任! 6月,耶律楚材建议:在燕京设立编修所、在平阳设立经籍所,以编集经史。由儒生梁陟任长官。王万庆、赵著两人为副长官。 8月,阔出的西路蒙古军又攻破京西南路枣阳军、荆湖北路德安府。攻破德安府之时,蒙古军抓获了一名重要俘虏:儒学大师赵复!赵复当时一心求死,随蒙古军一起南征军中的姚枢力劝。并举自己当年在许州为金国效力,结果许州城破、自己被俘。杨惟中力劝自己为例,如今我二人皆在此军中,已招揽不少中原及南宋的儒、释、道、医、卜的人才。并说刚才在枣阳军被攻破时,蒙古主将特穆尔岱欲尽坑城中士人,是自己据理力争才令对方收回成命。并向赵复保证“徒死无益。随我北归,定保无他”终于打消了赵复的死念。此次南征结束后。赵复随军北归,在燕京传学授课。从此。理学大兴于北方,北人亦得睹程颐、朱熹之书。 本年盛夏,南宋首都临安一直阴雨连绵。进入阴历9月,又逢雷震不断。16日,响雷。17日,宋理宗大赦。大雨、雷震。19日,宋理宗下诏求直言。21日,左丞相郑清之、右丞相乔行简因如今的天灾*被一起罢相。由崔与之任右丞相兼枢密使。 28日,南宋蜀地传来噩耗:御前诸军统制曹友闻在大安军的阳平关战死,阔端的西路蒙古大军由此长驱入蜀!南宋的西大门,在中大门之后,也紧接着洞开! 蒙古大军在凤州与兴元府交界的武休关击败南宋将领李显忠,攻陷利州东路的首府兴元府,以大军逼近大安军。制置使赵彦呐急命扼守仙人关的曹友闻回防大安,以保护自己所在的罝口。曹友闻一方面对其弟曹万说“国家安危,在此一举。众寡不敌,岂容浪战?惟当乘高据险,出奇设伏以待之”另一方面给赵彦呐写信“沔阳乃蜀地之险要。吾重兵在此,敌有后顾之忧,必不能越沔阳而入蜀。又有曹万、王宣首尾应援,可保必捷。大安地势平旷、无险可守,正敌骑所长而吾步兵所短,况众寡不敌,岂可以平地控御”无奈赵彦呐不从,严命曹友闻撤军! 曹友闻无奈,定下了乘夜出奇、内外夹击的计策后,命其弟曹万、曹友谅引兵上鸡冠隘,多张旗帜,示敌坚守。自己则率万余精锐,连夜渡江,密往流溪设伏“敌至,内以鸣鼓举火为应,外呼杀声”面对蒙古主将塔尔海所率万余步骑的强攻,曹万身受重伤,仍奋战不止。曹友闻将部队一分为三,亲率3千精兵疾驰至隘下,先由刘虎率500敢死队为前锋,曹友闻自己在道旁设下300伏兵。决战当日大风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