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陈桥到崖山_蒙古发兵篇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蒙古发兵篇 (第4/4页)

心。可宋理宗不以为然“已置两督视,当可使诸将协和”12月14日,继真德秀郁郁而终之后,朝中另一直臣、在朝仅6个月的魏了翁也被当朝执政联手排挤出朝廷,去前线督军。宋理宗特赐其便宜行事之诏书。并因曾从龙暴卒,乃命魏了翁兼视江淮军马。魏在江南西路的江州开设幕府,任命吴潜为参谋官、赵善瀚、马光祖为参议官。

    12月,阔端的蒙古西路大军由利州西路的凤州大举入川,来到距利州西路首府沔州仅90里的西池谷。蜀地震动,纷纷南逃入大安军。这时,沔州知州高稼来见制置使赵彦呐“今日之事,有进无退。若能进据险地,以身捍蜀,敌有后顾,必不敢深入。如仓皇退守内地,敌长驱而前,蜀事去矣”于是赵彦呐去到罝口据守,而留下高稼守沔。但最后仍因寡不敌众,沔州被蒙古军攻破,高稼战死。

    赵彦呐听闻此消息,急忙率军奔向青野原,要在这里堵住蒙古大军入蜀的道路。利州统制曹友闻是当年北宋第一名将曹彬的十二世孙,也听说了这一消息“青野为蜀咽喉,当速救”当晚便率兵前往,解了青野原之围。接着又马不停蹄赶往利州东路的大安军,在那里击退蒙古先锋汪世显…这之后,曹友闻率兵入扼成、凤、沔3州交界的入蜀要道仙人关,把蒙古军挡在阳平关,鸡冠隘一线。

    本年,蒙古在燕京、顺天等36路进行户口普查:共户873781、口4754975。

    端平3年(1236)1月14日,阔出的蒙古中路军数次攻打洪山,都被张顺、翁大成击退。

    本月,和林的万安宫落成,窝阔台合罕召集蒙古诸王前来欢宴。宴席上,窝阔台亲自赐酒耶律楚材“朕之所以推诚任卿者,先帝之命也。非卿,则中原无今日。朕所以安枕者,卿之力也”当时西域诸国及高丽使者都在场,窝阔台问他们“汝国有如此人乎”都答“没有。这是神人啊”窝阔台大笑“朕度汝国亦必无此人”

    一叫于元的人向窝阔台建议:发行交钞。耶律楚材提出:当以金章宗之行交钞,结果民力困竭、国用匮乏为戒。如今印造交钞,宜不过万锭。

    2月,前任安丰知军王瓚上奏“今日备边之计,应注重新收复的各州军。沿淮河一线,光州、安丰军、盱眙军、楚州,都与息州、寿州、泗州、涟水仅一淮之隔,留北便是保南”王瓚又指出:如今沿边军务,政出多门,此必为祸!宋理宗却仍不以为然“开督府正欲统一事权”仿佛督府一开,问题便迎刃而解、天下便太平了?可22日,都督前线的魏了翁又被召还,仍任签书枢密院事。原来是朝中的执政大臣们怕他在前线立功!得知此事后,魏了翁心灰意冷,坚决推辞入朝任枢密官。同时,宋理宗任命陈韡为沿江制置使兼建康知府、史嵩之为淮西制置使兼庐州知州。(未完待续)

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


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