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陈桥到崖山_蒙古发兵篇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蒙古发兵篇 (第1/4页)

    端平入洛既失败,亲政的皇帝自然要做出新的举措来证明自己,他在入洛行动失败后立即选择了“端平更化”就像蒙古人立即选择了报复…

    12月,蒙古系统的汉人元帅:济南行省长官严实前往和林入觐。被窝阔台任命为东平路行军万户。当初其统辖的50余城,只保留南京路的单州、山东西路的德州、兖州、济州与首府东平府。

    端平2年(1235)1月20日,礼部尚书兼侍讲李埴上奏:胡瑗、孙复、邵雍、欧阳修、周敦颐、司马光、苏轼、张载、程颢、程颐10人,卓然为学者所宗,宜在孔庙从祀之列。又请将孔子的学生、孟子的老师子思升为从祀,列于十哲之间。宋理宗下旨照办。

    话说赵昀日后的庙号是理宗,顾名思议:乃理学集大成之宗。该宗恨不能与伪君子朱熹生活在同一个时代。在他的统治下,理学家的春天到了!理宗陛下非常醉心于为理学清理门户…

    先是来个大扫除,如附会王莽、篡夺汉室的扬雄,毁掉他在孔庙中的塑像、撤去从祀的位置!再增加些席位,让儒家神像变的更壮观。如追封孔门弟子闵子以下9人。如程颢、程颐、张载“得孔孟以来不传之秘”自然要与孔夫子、孟夫子更近一些,立在孔庙里,得从祀之位…

    这些还只是理宗陛下早些年的创举。到宋蒙交战、国家危殆时,他的脑筋更灵活、向往更深远,为理学的建设也更来劲了。大体上他做了三件事:

    1追封已故著名理学家的爵位。除朱圣人早就封信国公之外,周敦颐追封汝南伯、程颢为河南伯、程颐为伊阳伯、张载为郿伯。

    2取消王安石从祀孔庙的席位。南宋以官方诏书的形式确认王安石是“万世罪人”赵宋之所以落到今天地步,全是王安石的责任!

    3“新学”代表王安石、“蜀学”代表苏轼、文学泰斗欧阳修、非理学人士孙复、胡瑗等全部迁出孔庙、各派学术被压制,理学正式独尊于华夏!

    面对这样伟大慷慨的陛下。理学界感激涕零、集体思考,只能把世间最光辉的名词回报之!于是百年后,赵昀被称为“宋理宗”

    22日。命孟珙移往淮南西路的黄州驻扎。孟珙入对,宋理宗询问恢复之计。孟珙答“愿陛下宽民力、蓄人材,以待机会”宋理宗再询问和议之计,孟珙答“臣甲胄之士。只言战,不言和”

    27日,程芾、王全被任命为正副蒙古通好使、杜显被任命为添差通好副使,出使蒙古。

    2月,窝阔台任命严实幕府中的宋子贞为东平行台右司郎中。宋子贞仿前代观察采访使之制,改革官场。而对严实旧部占百姓为部曲、擅其赋税的近400所乡寨。宋子贞要求一律罢归各州县。严实起初不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


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